“假如雷鋒還活著”主題班會課件 學雷鋒主題班會
學雷鋒主題班會 由優(yōu)爾供稿記得小時候,雷鋒的故事就深深地印入我的腦海里,我們用一雙小手撿廢鐵,參加義務勞動,悄悄地做了好事不留名,雷鋒的精神就象春天綿綿的細雨,以潛在的、巨大的力量滋潤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
班會題目:假如雷鋒還活著
班會時間:3月28日
地 點:本班教室
活動形式:自由討論、辯論
活動目的:
借“學雷鋒”活動之良機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教育,并真正做到,思想上提高認識,行動上付諸實踐。
活動總結:
青年人很少保守思想,可塑性很強,我抓住主題班會這塊陣地,不失時機地對學生正確引導。有的學生發(fā)言說,如果雷鋒還活在世上,他也可能隨社會觀念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因為六十年代的觀念和九十年代的觀念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就有不少當年的英雄人物到后來銳化變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學生發(fā)言說,也許雷鋒會做得更好,因為現在的機會更多。也有的說,外國人都在學雷鋒,我們炎黃子孫豈能不如老外。不少同學觀點新穎,詞鋒銳利。
經過激烈的討論和辯論,最后大家統(tǒng)一認識:社會在前進,人類文明程度也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提高,所以人的思想境界也應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而不斷更新。學雷鋒不應流于形式,而應該養(yǎng)成自覺意識,表現在日常生活行為之中,不應只限于3月的學雷鋒月。毛主席說過:“一個人做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所以,學雷鋒不應該是一陣子,而應該是一輩子。我班同學之所以能把學雷鋒活動堅持下去,就是因為同學們明白了學雷鋒活動意義,自覺行動的結果。學雷鋒的是一種精神,這是一種民族素質,光榮傳統(tǒng),需要我們很好地繼承并不斷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