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 出處|解釋|用法|近義詞|同韻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拼音】ér lì zhī nián
【典故】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墩撜Z·為政》
【釋義】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后為三十歲的代稱。
【用法】作定語、賓語;指30歲,用于男性
【結(jié)構(gòu)】偏正式
【相近詞】三十而立
【押韻詞】天方夜譚、消釋前嫌、先苦后甜、一偏之言、頓口無言、進道若蜷、無邊無沿、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緘口不言、嘗鼎一臠。
【年代】古代
【謎語】30歲
【英文】thirtyyearsofage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后,帶領(lǐng)弟子們周游列國,經(jīng)歷衛(wèi)、鄭、陳、晉等地碰壁后,在蔡國閑居,孔子與弟子們談起自己的經(jīng)歷,說他從30歲開始立志弘道,到現(xiàn)在快七十歲沒能推銷出仁政,感慨萬千……宰予立即過來安慰孔子。
【成語示列】凡自以為識路者,總過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拘了?! ◆斞浮秾?dǎo)師》
【其它使用】
◎ 是呵,你已經(jīng)過了而立之年,你已經(jīng)感受到了生活的嚴酷、無情。
◎ 當(dāng)時,我和謝師兄距離而立之年還有不算太短的一段路程,適逢風(fēng)華正茂的好時候。
◎ 搞文學(xué),自己辛辛苦苦搞了二十年,如今都踏上四十歲的門檻了,究竟落下了些什么呢?記得二十多歲讀大學(xué)時,心雄氣傲,昂首天外,高山大河都踩在腳下,計劃而立之年如何如何,不惑之年怎樣怎樣,似乎人世間所有轟轟烈烈的偉業(yè)都等著自己去做。
◎ 而立之年以后,我離開瓦屋紙窗的故鄉(xiāng),住屋之窗變?yōu)椴AУ摹?/p>
◎ 1870年,沈家本的父親病逝,時沈家本三十歲,正值而立之年,按中國古代的孝道,父母喪應(yīng)守三年,沈家本正不耐刑部煩事,便回浙江守喪,過了幾年浪跡山水的輕松日子,其間他還到過杭州,重訪其外祖父俞焜的故宅和墓地。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gòu)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lián)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qū)別詞; 數(shù)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xí)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