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 出處|釋義|押韻詞|相近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注音】bù hán ér lì
【出處】是日皆報(bào)殺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為治?! 妒酚?middot;酷吏列傳》
【解釋】栗:畏懼,發(fā)抖。不冷而發(fā)抖。形容非??謶?。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恐怖的場合
【結(jié)構(gòu)】緊縮式
【相近詞】毛骨悚然、提心吊膽、膽戰(zhàn)心驚
【相反詞】無所畏懼、臨危不懼
【押韻詞】麻痹大意、為虎添翼、哀鴻遍地、平心定氣、瞻情顧意、元龍豪氣、舳艫相繼、補(bǔ)天柱地、顧名思義、抅奇抉異、......
【年代】古代
【燈謎】熱身戰(zhàn);六月打顫
【邂逅語】夏天發(fā)抖;六月天全身發(fā)抖
【英文】one'sbloodrunscold
【日語】恐(おそ)ろしくて艖(み)の毛(け)がよだつ,思わずぞっとする
【法文】frissonersansavoirfroid
【俄文】морóзпродирáетпокóже
【成語故事】西漢漢武帝時酷吏義縱,在任定襄太守時,將獄中重刑犯120多人全部判死刑,罪犯家屬買通獄卒探監(jiān),結(jié)果也都全被判死刑,一天就處死400多人,一時引起很大的震動,人們紛紛感到非??植篮?,擔(dān)心有一天會被義縱殺掉
【示例】豈果脂粉之氣,不勢而威?胡乃骯臟之身,不寒而栗?! ∏?middot;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
【其它使用】
◎ 這個叫人一想就不寒而栗的童年 ,在貝多芬心靈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使他沉默寡言 、性格內(nèi)向 。
◎ 這常常令患者們不寒而栗,難以接受,也往往使他們的家屬處在不勸病人放、化療不行,讓他們放、化療又不忍的兩難境地。
◎ 只要想一下在那些光線陰郁的居室、樓道、弄堂和公共廁所里,多少個靈魂正因此而蠢動著邪惡的計(jì)劃,你將毛骨聳然,不寒而栗。
◎ 聚殲的聲威,使得蛇鼠們不寒而栗,于是乎就產(chǎn)生了百蟲"躲午"的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端陽午時顯出原形的情節(jié),也就是這樣構(gòu)思出來的。
◎ 孤零零的鄧散心忍著寒冷和恐懼,一步一滑地走了20多里地才到了湖邊,先將棉衣棉褲脫了放在岸邊,再趟過那齊腰深的湖水,腳也被水里的冰塊劃開了好幾個大口子,鮮血直流,她忍著疼痛挖呀挖呀,邊挖邊流淚……那天的寒冷、恐懼和疼痛就像千根針一樣深深刺入了骨髓,至今想起,仍讓她不寒而栗。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jī)構(gòu)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lián)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qū)別詞; 數(shù)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xí)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