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跳梁 出處|釋義|同韻詞|相近詞|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注音】xiǎo chǒu tiào liáng
【出處】元豐初年,知河陽。時方討西南蠻,景憲入辭。因言:小丑跳梁,殆邊吏擾之耳。 《宋史·張景憲傳》
【解釋】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壞人鬧事作亂。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壞人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相近詞】跳梁小丑
【反義詞】謙謙君子
【同韻詞】銅壁鐵墻、尾巴難藏、抓尖要強(qiáng)、家敗人亡、不主故常、人琴兩亡、將勇兵強(qiáng)、坐以待亡、調(diào)和陰陽、鴉窩里出鳳凰、......
【年代】古代
【英文】petty thieves going on the rampage; a contemptible wretch making trouble
【成語故事】宋朝時期,戶部副史張景憲為人正直,疾惡如仇,他不畏權(quán)勢堅持將為非作歹的鄭昉流放。元豐初年,他成為河陽地區(qū)最高長官。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入侵,張景憲向皇帝進(jìn)言:“那些騷擾邊關(guān)的人都是些跳梁小丑,占據(jù)有利地形,易守難攻。”
【成語示例】小丑跳梁,潢池弄兵,原屬常有之事。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中
上一篇:下筆成章 典故|釋義|同韻詞|近義詞|成語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