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出處|解釋|成語故事 【六字以上成語】
六字以上成語 由小雪供稿【注音】qián bù jiàn gǔ rén , 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典故】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釋義】指空前絕后。亦用作諷刺。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結構】復句式
【相近詞】前無古人、空前絕后
【押韻詞】強而后可、求賢如渴、戀戀難舍、漫山遍野、愛才若渴、求田問舍、撒村發(fā)野、荒郊曠野、模棱兩可、良有以也、......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唐朝著名的文學家陳子昂很有才學,受到武則天的賞識,被任命為隨軍參謀,遭到將軍武攸宜的排斥,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臺,想起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將樂毅的故事,就寫詩:“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悵然而涕下。
【成語例舉】
◎ 大概對這一點,貝多芬也心存疑慮,但他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qū)別詞; 數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
上一篇: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出處|解釋|成語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