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釋|出處|近義詞|故事 【六字以上成語(yǔ)】
六字以上成語(yǔ) 由小雪供稿成語(y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拼音: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釋 義 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kāi)始的。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逐步進(jìn)行的。
出 處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典 故
根據(jù)《世本》載,黃帝時(shí)有臣子名於則,發(fā)明了用麻編織的鞋子履,結(jié)束了古人光著腳的歷史,(中華遠(yuǎn)古出處: 先秦·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yǔ)、定語(yǔ);褒義詞
示 例 夏衍《<學(xué)人談治學(xué)>代序》:“~,要建筑百丈高樓,不先打好地基是不行的。”
近義詞 硅步千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志者事竟成。
反義詞 好高騖遠(yuǎn)、囫圇吞棗
上一篇: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解釋|出處|近義詞|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