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字的成語故事(10篇)售胝足之藥 等 【五字成語】
五字成語 由小雪供稿大都是兩三千年以來流傳下來的或陸續(xù)產(chǎn)生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演進,根據(jù)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表達新思想意識的成語,就自然會不斷地陸續(xù)地產(chǎn)生,更需要我們現(xiàn)如今的傳承下去。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給大家?guī)淼膬?nèi)容,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到幫助!
售胝足之藥
【成語故事】從前有人在市場上賣治腳繭藥,在門上掛“供御”的招牌,人們譏笑他不誠實?;实壑篮螅扇藗鲉舅?,并把他投入監(jiān)獄。他遇大赦而回家,就又重操舊業(yè),在招牌上面增加“曾經(jīng)宣喚”4字,以此來招徠顧客。
【出處】昔人有以胝足之藥售于市者,輒揭扁于門曰:‘供御。’ 《廳史》
【解釋】胝:手掌或腳掌上的老繭。指賣狗皮膏藥騙人。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賣狗皮膏藥
覆巢無完卵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北海相孔融反對曹操率50萬大軍征討劉備與孫權(quán),御史大夫向來與孔融不合,在曹操面前添油加醋,惡意挑撥。曹操大怒,命人逮捕孔融全家,孔融的孩子無動于衷,也不逃跑,說:“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fù)有完卵乎?”
【出處】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fù)有完卵乎?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解釋】復(fù):翻倒。翻倒的鳥窩里不會有完好的卵。比喻滅門大禍,無一幸免。又比喻整體毀滅,個體也不能幸存。
【用法】作定語、分句;比喻整體毀滅,個體不能幸存
【近義詞】覆巢破卵
【成語示列】你是知道覆巢無完卵的結(jié)局的。
民以食為天
【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期,劉邦與項羽在穎陽一帶打仗,由于沒有后援,劉邦準備放棄敖山糧倉,找謀士酈食其商量。酈食其認為稱王要依賴百姓,百姓又依賴糧食。要想贏得戰(zhàn)爭,必須占據(jù)敖倉,才能穩(wěn)住軍心。劉邦贊同并奮勇作戰(zhàn)取得了勝利。
【典故】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釋義】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糧食的重要性
【近義詞】國以糧為本
【成語舉例】
◎ 民以食為天,吃飽肚子是大別山人祖祖輩輩的夢想:"誰讓我們吃飽飯,就選誰當(dāng)縣長。"
◎ 解放幾十年來農(nóng)業(yè)還沒有從根本上過關(guān)的歷史教訓(xùn)和現(xiàn)實狀況都告訴我們: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nóng)為本,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要實現(xiàn)跨世紀的宏偉目標,解決好農(nóng)業(yè)問題至關(guān)重要.
恨鐵不成鋼
【成語故事】賈寶玉因丟失通靈寶玉而生病,賈母與王熙鳳商量要把薛寶釵嫁給寶玉來沖喜,這樣來挽救寶玉的生命。剛好此時賈政放了外任,賈母命他定奪。賈政也想這個恨鐵不成鋼的兒子早日康復(fù),成家立業(yè)好繼承祖業(yè),也同意立即就辦喜事。
【出處】只為寶玉不上進,所以時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middot;曹雪芹《紅樓夢》第96回
【解釋】形容對所期望的人不爭氣不上進感到不滿,急切希望他變好。
【用法】作賓語、定語、補語;用于對所期望的人
【其它使用】
◎ "恨鐵不成鋼"是人人對自己所愛的人都會有的一種感情,尤其是年長者對年幼者的感情。
◎ 老貧農(nóng)的直言不諱的批評,"刺"了一些人,他那恨鐵不成鋼的真摯情感,也感動了一些人。
◎ 教師當(dāng)然也同樣會對學(xué)生有"恨鐵不成鋼"的感情。
◎ 她對曉慶要求很嚴,大有"恨鐵不成鋼"之慨。
◎ "你!……這怎么是帶著階級仇恨來練兵啊!"哥哥恨鐵不成鋼地說。
人不可貌相
【成語故事】古代賣油郎秦重愛上有名的妓女花魁娘子,他很癡情?;埠芟矚g他,為了籌集一夜十兩銀子的宿費,他拼命節(jié)儉積聚,連銀鋪的伙計也發(fā)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后來花魁跳出妓院火坑,嫁給秦重做老婆,兩人恩愛一輩子。
蚍蜉撼大樹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李白、杜甫剛?cè)ナ啦痪?,就有人對這兩位詩人的作品妄加詆毀,韓愈對此很不滿意,就寫給好友《調(diào)張籍》一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得到張籍的贊同。
【出處】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middot;韓愈《昌黎先生集·調(diào)張籍》
【釋義】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不自量力
【近義詞】蚍蜉撼樹
【成語示列】真可謂‘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了!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關(guān)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人老心不老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魏國大將張郃率軍要攻打蜀國的葭萌關(guān)。孟達趕緊向劉備求援??酌髡诎l(fā)愁之際,老將黃忠與嚴顏請求前往,別人提出質(zhì)疑??酌髡J為他們?nèi)死闲牟焕?。黃忠與嚴顏相互配合鞏固葭萌關(guān)。同時斷了魏軍糧草,奪取了漢中。
【出處】都是他自己,一心還想弄兩個年輕的,人老心不老,不曉得在交什么墓庫運!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
【釋義】指人雖然老了,但有一顆年輕的心。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老年人
【近義詞】老驥伏櫪、寶刀未老
【相反詞】未老先衰
【成語例句】
◎他人老心不老,始終堅持學(xué)習(xí)。
◎ 我心想:這位老頭兒,過去爬雪山,過草地,甜酸苦辣都嘗過了,又不是新參軍的知識分子,今天,何必還來同我們吃這個苦,直是人老心不老,干勁可不小。
大旱望云霓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齊國出兵討伐燕國取得勝利后久久不撤軍,其他諸侯商議要聯(lián)合出兵援燕。齊宣王向孟子請教,孟子說:“當(dāng)年商湯率仁義之師討伐夏桀,百姓盼望商軍就像大旱望云霓一樣迫切。選擇諸侯擔(dān)心你將來會像對待燕國那樣去對待他們。”
【典故】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睹献?middot;梁惠王下》
【釋義】云霓:下雨的征兆。好像大旱的時候盼望寸水一樣。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用法】作謂語、補語;形容渴望解除困境
【近義詞】大旱望云
【示例】足足等了一個鐘頭的光景,而我們?nèi)绱蠛低颇抟粯樱群虻谋囀冀K沒有開來?! 」簟秾W(xué)生時代·到宜興去》
墻倒眾人推
【成語故事】唐明宗時期,董璋在四川叛亂,唐明宗派安重誨親自去押送糧草,受到鳳翔節(jié)度使朱弘昭的陷害,被調(diào)任河中節(jié)度使。唐明宗派翟光業(yè)與李從璋去河中觀察他的活動,說如果發(fā)現(xiàn)有叛亂的跡象就處死安重誨。李從璋借機殺害安重誨一家。
【典故】他雖好性兒,你們也該拿出個樣兒來,別太過逾了,墻倒眾人推。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
【釋義】舊時比喻在一個人受挫折的時候,大家乘機打擊他。
【用法】作謂語、分句;用于官場
【相近詞】破鼓萬人錘、乘人之危、趁火打劫
【反義詞】扶危濟困
【成語舉例】傭人們也呼喚不靈了,總之“墻倒眾人推”了。(朱自清《笑的歷史》)
更上一層樓
【成語故事】唐朝著名詩人王之渙,他性格豪放,擅長做詩,經(jīng)常與王昌齡、高適等在一塊切磋詩技。王之渙被免職后,游遍黃河南北,他到薄州登鸛鶴樓,作詩一首:“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典故】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middot;王之渙《登鸛雀樓》詩
【釋義】原意是要想看得更遠,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績再提高一步。
【用法】作賓語、分句;用于祝福語
【近義詞】更進一竿
【相反詞】江河日下
【成語造句】
◎ 政府還多方采取積極措施,爭取培養(yǎng)更多的高質(zhì)量農(nóng)業(yè)科技人才,推動全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更上一層樓。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唐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雀樓》詩中寫出的富有深刻哲理性的詩句。
◎ 我走的是一條不斷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藝術(shù)之路。
◎ 真誠祝愿《水利技術(shù)監(jiān)督》在新的一年中更上一層樓!
◎ 這真是叫做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