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小故事 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 由土鳳凰供稿
各位讀者一定坐過出租車。那么,今天你出門請再乘一次出租車,做一個試驗:上車后,你不要講話。司機如果問你:“去那里?”你就說:“你自己看著辦吧!”
你信不信,開了幾十年出租車的老司機,這個時候也沒有任何辦法把車開走。為什么?因為司機只是知道怎樣選擇最佳路線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他知道怎樣做,他知道方法、手段和技巧,并且把它做好。至于把車往哪里開?至于你想去的地方,司機并不知道;只有你知道你想去的地方,所以,如果連你都不知道你想去哪里,你就無法告訴司機開車的方向和目的地。司機當然就不知道往哪里開。
這兩個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基本哲理:
目的,永遠在技巧和方法前面。一個人如果一開始就不知道他要去的目的地在哪里,他就永遠到不了他想去的地方。
生活中應該多點熱情
美國文學家R•W愛默生曾寫道:“人要是沒有熱情是干不成大事業(yè)的。”大詩人S•烏爾曼也說過:“年年歲歲只在你的額上留下皺紋,但你在生活中如果缺少熱情,你的心靈就將布滿皺紋了。”
著名大提琴家P•卡薩爾斯當年已90高齡,還是每天堅持練琴4--5小時,當樂聲不斷地從他的指間流出時,他的俯曲的雙肩又變得挺直了,他的疲乏的雙眼又充滿了歡樂。美國堪薩斯州威爾斯維爾的E•萊頓直至68歲才開始學習繪畫。她對繪畫表現(xiàn)出極大熱情,并在這方面獲得了驚人的成就,同時也結束了折磨過她至少有30余年的苦難歷程。
人們有了熱情,就能把額外的工作視作機遇,就能把陌生人變成朋友;就能真誠地寬容別人;就能愛上自己的工作,不論他是什么頭銜,或有多少權力和報酬。人們有了熱情,就能充分利用余暇來完成自己的興趣愛好,如一位領導可成為出色的畫家,一個普通職工也可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手工藝者。
人們有了熱情,就會變得心胸寬廣,拋棄怨恨,就會變得輕松愉快,甚至忘記病痛,當然還將消除心靈上的一切皺紋。
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有一個人,他很有錢,卻非常的不快樂,他想,既然有錢,相信一定可以找尋得到快樂,只要愿意花錢。
于是他玩遍、吃遍、享受了所有認為可以令他快樂的事務,可是事后他還是很不快樂。當他看到周圍的朋友高興的笑時,他問:“你快樂嗎?!”笑著的朋友回答:“快樂啊!我現(xiàn)在很快樂!”他又問:“那么明天呢?后天呢?你還是一樣快樂嗎?!”朋友回答:“明天,后天,我不知道是否能一樣快樂。”他詢問了很多笑了的人,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
有一天,有人跟他說:只要穿上了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的衣服,你便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于是他很不快樂的找尋“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的蹤跡,十年后,有人跟他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居住在某某鎮(zhèn)上,他立刻趕到鎮(zhèn)上造訪。
到了鎮(zhèn)上他問鎮(zhèn)里的人:“請問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住在這里嗎?”鎮(zhèn)里的人指著山上回答:“對啊!不過他住在山上的洞里。”他爬上山,走入洞內(nèi)看到一個人,他問:“先生,請問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是不是住在這里?”那個人回答:“對啊!”他又問:“那請問他在嗎?”那個人回答:“在啊!我就是!”他興奮又顫抖的說:“先生!我有個不求之請,不知道您能不能答應?我聽人家說,穿上了您的衣服后,就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我可以借您的衣服穿嗎?”
那個人大笑三聲說:“你沒看見嗎?我是從來不穿衣服的!”
有時候衣服只是內(nèi)在世界的束縛,脫掉了內(nèi)心的繩索,你便擁有了頓悟及快樂的人生。
上一篇:13個值得一看的哲理故事
下一篇:經(jīng)典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