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虱相訟 【韓非子寓言故事】
中國寓言 由土鳳凰供稿
三虱相訟
一天,三只虱子在一頭肥獵的身上,相互爭吵起來。 這時,另一只虱子經(jīng)過這里,見他們爭吵得不可開交,就問:'你們?yōu)槭裁礌幊衬兀?#39; 三只虱子一起回答說:'為了爭奪豬身上最肥的地方。' 那只虱子聽了,說:'你們難道不害怕臘月祭祀的日子即將到來嗎?到那時候,茅草一燒,這頭豬就被殺掉丟進湯鍋里了,還在這里爭吵什么呢?' 三只虱子一聽,恍然大悟。立即停止爭吵,擠在一起,拼命地吸起豬血來。 豬被吸瘦了,到了臘月祭祀的時候,人們就沒有殺它。
寓意:不要因為爭奪眼前的小利,而忘掉了維護共同的根本利益。
中國足球應該好好看看,國罵出現(xiàn)在奧運會上,失風度之嚴重出乎意料!
三人成虎
魏國被趙國打敗了,因此魏國的太子和大臣龐恭將要送到趙 國的首都邯鄲,充當人質。
臨走時,龐恭對魏王說:“要是有人跑來向你報告,說大街上跑出來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嗎 ?”
魏王搖頭說:“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來的老虎?”
“要是接著有第二個人跑來報告,說大街上發(fā)現(xiàn)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遲疑了一下,仍然搖頭說不信。
龐恭再問:“如果馬上又有第三個人跑來報告說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點頭說:“我相信了。三個人都這么說,一定不會有假。”
龐恭起身說道:“誰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當三個人都說有,大王就相信 了?,F(xiàn)在邯鄲離魏國比從這兒上大街遠得多,在大王面前說我壞話的又何止三人,請大王明 斷是非。”
果然如龐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謠言,以至當他從邯鄲回來后,魏王 再也不愿召見他了。
螳螂捕蟬
園中有一棵榆樹,樹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動翅膀悲切地鳴叫著,準備吮吸些清涼的露水,卻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伸出兩只像砍刀一樣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時候,卻不知道黃雀就在它的后面 。黃雀伸長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時,卻不知道榆樹下面有個拿著彈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長長的,正在瞄準它。 孩子一心想射殺黃雀時,卻不知道前面有個深坑,后面還有個樹樁子。這都是貪圖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后隱藏著禍害的表現(xiàn)呀!
寓意:目光短淺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時候,往往忽視了后面隱藏著的危險。
看看前段時間的三聚氰胺是不是這樣,利字當頭,什么都是可以放在后面的,卻不知道毀滅的人類自己,更何況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怎一個“污”字了得啊!
原文:
園中有榆,其上有蟬。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后,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黃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挾彈丸在榆下,迎而欲彈之。童子方欲彈黃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貪前之利,而不顧后害者也。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種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樹。 有一次,一只兔子跑過來,由于跑得太急,一頭撞到樹上,把脖子撞斷死掉了。這個人毫不費力地揀到了這只免子。打這天起,他干脆放下農(nóng)具,連活兒也不干了,天天守在這棵樹下,希望還能撿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檢不到了,他的行為反倒成了宋國人談論的笑料。
寓意:收獲從勞動中來。不要因為一次偶然的收獲,就放棄了勤勞的美德。
我們經(jīng)常也這樣,羨慕別人不勞而獲,于是自己也可以放棄以前的努力,就等那個涂兔子上門來撞樹,豈不知那兔子正在笑這些蠢人養(yǎng)了一片草正在大快朵頤呢!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而身為宋國笑。
韓非《韓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