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的特點及手段_電信詐騙泛濫的原因 安全防騙
安全知識 由小雪供稿電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wǎng)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詐騙的犯罪行為,做好防范措施很重要。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信詐騙的特點及手段,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電信詐騙的特點
一、犯罪活動的蔓延性比較大,發(fā)展很迅速。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們趨利避害的心理通過編造虛假電話、短信地毯式地給群眾發(fā)布虛假信息,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發(fā)布范圍很廣,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損失的面也很廣。
二、信息詐騙手段翻新速度很快。
一開始只是用很少的錢買一個“土炮”弄一個短信,發(fā)展到英特網(wǎng)上的任意顯號軟件、顯號電臺等等,成了一種高智慧型的詐騙。從詐騙借口來講,從最原始的中獎詐騙、消費信息發(fā)展到綁架、勒索、電話欠費、汽車退稅等等。犯罪分子總是能想出五花八門的各式各樣的騙術。就像“你猜猜我是誰”,有的甚至直接匯款詐騙,大家可能都接到過這種詐騙。這種剛開始大家也覺得很奇怪這種騙術能騙到錢嗎?確實能騙到錢。因為中國人很多人在做生意,互相之間有錢款的來往,咱們倆做生意說好了我給你打款過去,正好接到這個短信了,我就把錢打過去了。甚至還有冒充電信人員、公安人員說你涉及販毒、洗錢等等,通過這種辦法說公安機關要追究你等等各種借口。騙術也在不斷花樣翻新,翻新的頻率很高,有的時候甚至一、兩個月就產(chǎn)生新的騙術,令人防不勝防。
三、團伙作案,反偵查能力非常強。
犯罪團伙一般采取遠程的、非接觸式的詐騙,犯罪團伙內(nèi)部組織很嚴密,他們采取企業(yè)化的運作,分工很細,有專人負責購買手機,有的專門負責開銀行帳戶,有的負責撥打電話,有的負責轉(zhuǎn)賬。分工很細,下一道工序不知道上一道工序的情況。這也給公安機關的打擊帶來很大的困難。
四、跨國跨境犯罪比較突出。
有的不法分子在境內(nèi)發(fā)布虛假信息騙境外的人,也有的常在境外發(fā)布短信到國內(nèi)騙中國老百姓。還有境內(nèi)外勾結連鎖作案,隱蔽性很強,打擊難度也很大。
電信詐騙常見手段
1、冒充社保、醫(yī)保、銀行、電信等工作人員。
2、冒充公檢法、郵政工作人員。
3、以銷售廉價飛機票、火車票及違禁物品為誘餌進行詐騙。
4、盜取QQ號等冒充熟人進行詐騙。
5、利用中大獎進行詐騙。
6、利用匯款信息進行詐騙。
7、QQ聊天冒充好友借款詐騙。
8、誘使掃描二維碼圖形(實則木馬病毒)詐騙。
9、虛構消費退稅詐騙。
10、以提供低息貸款為誘餌詐騙。
電信詐騙泛濫的原因
防范犯罪的宣傳
公安機關一直在打擊,采取偵查破案、開展專項斗爭、組織全國性的專項行動,一直不停地在打擊,各種媒體,報紙、電臺、網(wǎng)絡都一直在宣傳,提醒老百姓不要上當受騙。為什么這個案件還越來越多,這確實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甚至也開展了一些專門的調(diào)研,到底原因在哪里。思考的結論是,這里面除了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的能力和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防范犯罪的宣傳要更加及時,更加有效,更加擴大宣傳的覆蓋面這兩點以外。
還有另外三個其他方面的因素。
因素一
第一,詐騙犯罪的增多我覺得是由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刑事犯罪規(guī)律所決定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當前中國正處在經(jīng)濟社會轉(zhuǎn)型期,誘發(fā)刑事犯罪的各種消極因素大量存在。大家都知道刑事犯罪是社會各種消極因素的綜合反映,在當前社會的各個管理環(huán)節(jié)還有不少的漏洞和問題。比如剛才講的像大量的私人信息的泄露,這也是社會管理層面的一種漏洞。在這種社會發(fā)展的大背景下,應該說刑事發(fā)案在今后一段時間內(nèi)仍然會處于一種高發(fā)的狀態(tài),應該說這些年來案件也一直都處于高發(fā)的狀態(tài)。電信詐騙作為刑事犯罪中的一種也不例外。
因素二
第二,電信詐騙是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犯罪,詐騙的手法很簡單,很容易傳播、仿效。前幾天就有一起案件,有一個犯罪分子花了兩、三萬塊錢買了一個短信群發(fā)器,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就騙了好幾萬塊錢,十幾個省的老百姓都上當受騙了??梢哉f這是一種投入很低、回報很高的犯罪形式,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很多犯罪分子都去干這個事了。
第三,法律的支持力度還不夠,處理上偏輕,抓到以后判的幾年刑很快就給放出來了。由于處理上的不太重也不利于遏制這種犯罪的發(fā)生。我主要概括這么幾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