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燃燒需要氧氣_燃燒所需條件有哪些? 十萬個為什么
十萬個為什么 由小雪供稿
我們都知道如果在沒有氧氣的環(huán)境下,物質是無法燃燒的,那為什么燃燒需要氧氣呢?除了氧氣之外,燃燒還需要哪些條件呢?下面9252兒童網小編就整理了燃燒需要氧氣的相關答案,同時也為中學生整理了常見物質在空氣中及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請參考。
為什么燃燒需要氧氣?
燃燒是可燃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劇烈化合的反應。如果沒有氧氣,這種化學反應是無法進行的。也就是說,物質沒有氧氣是不能燃燒的。不過,物質燃燒除了有可燃性物質(燃料)和氧氣以外,還要有超過燃點的高溫,否則它們是不會自行燃燒的。要使物質燃燒,就要在有氧氣的地方加熱,而要使物質繼續(xù)燃燒,就要供給充分的燃料和氧氣。
燃燒所需條件有哪些?
物質燃燒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燃料、氧氣和超過燃點的高溫。即使物質已經燃燒起來了,但如果將溫度降到燃點以下,燃燒也是會終止的。
關于氧氣的介紹
氧氣(oxygen),化學式O2?;瘜W式量:32.00,無色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tài)。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占21% 。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常溫下不很活潑,與許多物質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溫下則很活潑,能與多種元素直接化合,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僅次于氟有關。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占地殼質量的48.6%,是豐度最高的元素。
什么是燃燒?
燃燒是一種放熱發(fā)光的化學反應,其反應過程極其復雜,游離基的鏈鎖反應是燃燒反應的實質,光和熱是燃燒過程中發(fā)生的物理現(xiàn)象。
為什么太陽沒有氧氣卻能燃燒?
太陽所產生的光和熱是太陽進行熱核聚變反應的產物。在太陽的核心,氘和氚會在高溫高密度的環(huán)境下聚變成氦,從而向太空中釋放自己的光能和熱能,。隨著太陽光能和熱能的釋放,太陽核心的密度也會隨之增加,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所發(fā)生的核聚變反應也會越來越劇烈,所消耗的氫也會越來越多。當太陽中的氫都燃燒殆盡后,太陽會會膨脹變成紅巨星,最終坍塌。因此,科學家表示,并不是所有的燃燒都需要在有氧的環(huán)境下進行。

常見物質在空氣中及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
一、常見固體的燃燒
1、非金屬的燃燒
S: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會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S+O2 ==SO2↑)
C: 木炭在空氣中發(fā)紅黃色光,緩慢燃燒:在氧氣中發(fā)出較強白光,生成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C+O2==點燃==CO2)
P:在空氣中或氧氣中都會的產生大量白煙,發(fā)出黃白色光。(5O2+4P==點燃==2P2O5)
2、金屬的燃燒
Mg: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強烈白光,在氧氣中更強烈。(2Mg+O2==點燃==2MgO)
Zn:在空氣中很難燃燒,在氧氣中發(fā)出強烈白光。(2Zn+O2==點燃==2ZnO)
Fe:在空氣中很難燃燒,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3Fe+2O2==點燃==Fe3O4 )
Al: 在空氣中很難燃燒,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4Al+302==點燃==2Al203)
Na:鈉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黃色的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
二、常見非金屬的燃燒
H2: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用燒杯罩住會有小水珠生成。(2H2+O2==點燃==2H2O)
CO: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都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會使其變渾濁。(2CO+O2==點燃==2CO2)

燃燒是可燃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劇烈化合的反應。如果沒有氧氣,這種化學反應是無法進行的。也就是說,物質沒有氧氣是不能燃燒的。不過,物質燃燒除了有可燃性物質(燃料)和氧氣以外,還要有超過燃點的高溫,否則它們是不會自行燃燒的。要使物質燃燒,就要在有氧氣的地方加熱,而要使物質繼續(xù)燃燒,就要供給充分的燃料和氧氣。

物質燃燒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燃料、氧氣和超過燃點的高溫。即使物質已經燃燒起來了,但如果將溫度降到燃點以下,燃燒也是會終止的。

氧氣(oxygen),化學式O2?;瘜W式量:32.00,無色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tài)。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占21% 。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常溫下不很活潑,與許多物質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溫下則很活潑,能與多種元素直接化合,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僅次于氟有關。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占地殼質量的48.6%,是豐度最高的元素。
什么是燃燒?
燃燒是一種放熱發(fā)光的化學反應,其反應過程極其復雜,游離基的鏈鎖反應是燃燒反應的實質,光和熱是燃燒過程中發(fā)生的物理現(xiàn)象。

太陽所產生的光和熱是太陽進行熱核聚變反應的產物。在太陽的核心,氘和氚會在高溫高密度的環(huán)境下聚變成氦,從而向太空中釋放自己的光能和熱能,。隨著太陽光能和熱能的釋放,太陽核心的密度也會隨之增加,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所發(fā)生的核聚變反應也會越來越劇烈,所消耗的氫也會越來越多。當太陽中的氫都燃燒殆盡后,太陽會會膨脹變成紅巨星,最終坍塌。因此,科學家表示,并不是所有的燃燒都需要在有氧的環(huán)境下進行。

常見物質在空氣中及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
一、常見固體的燃燒
1、非金屬的燃燒

C: 木炭在空氣中發(fā)紅黃色光,緩慢燃燒:在氧氣中發(fā)出較強白光,生成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C+O2==點燃==CO2)
P:在空氣中或氧氣中都會的產生大量白煙,發(fā)出黃白色光。(5O2+4P==點燃==2P2O5)
2、金屬的燃燒
Mg: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強烈白光,在氧氣中更強烈。(2Mg+O2==點燃==2MgO)
Zn:在空氣中很難燃燒,在氧氣中發(fā)出強烈白光。(2Zn+O2==點燃==2ZnO)
Fe:在空氣中很難燃燒,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3Fe+2O2==點燃==Fe3O4 )
Al: 在空氣中很難燃燒,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4Al+302==點燃==2Al203)
Na:鈉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黃色的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
二、常見非金屬的燃燒
H2: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用燒杯罩住會有小水珠生成。(2H2+O2==點燃==2H2O)
CO: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都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會使其變渾濁。(2CO+O2==點燃==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