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shù)的道理 成語故事
歷史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濫竽充數(shù)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做人要實事求是,不能弄虛作假,如果自己沒有真正的實力,到最后終究還是會露出馬腳。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作為成語,它比喻沒有實力卻以次充好的行為。
濫竽充數(shù)這個故事講的是,在古代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作為一國之君的齊王非常喜歡聽吹竽,組了一只有三百個吹竽樂師的樂隊,喜歡熱鬧的齊王經(jīng)常叫這支樂隊在人前演奏。有一次,一個南郭的處士得知齊王喜歡聽吹竽樂師合奏的消息,想借此賺上一筆錢,于是就自薦到齊王面前,將自己吹竽的技藝夸的天花亂墜,齊王就爽快地讓他加入樂隊,成為其中一員。
其實這個名叫南郭的處士根本不會吹竽,每每在樂隊演奏的時候,就混跡其中,根本不吹出聲,就只是學著其他樂師搖頭晃腦的樣子,就這么過了幾年。后來齊王過世,新登基的國君更喜歡聽樂師獨奏吹竽,于是讓樂隊的樂師輪流給他演奏,南郭處士因為害怕露餡就連夜逃跑了。
上一篇:井底之蛙的道理
下一篇:邯鄲學步告訴我們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