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怎么防止老年人被騙? 安全防騙
安全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近年來,涉老欺詐的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fā)生,“騙子們”的套路、花樣可謂層出不窮、防不勝防。下面9252兒童網小編給大家分享怎么防止老年人被騙,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怎么防止老年人被騙
1.謹防各種商家搞的免費義診、養(yǎng)生講座、抽獎誘購、免費旅游、免費試用等活動,不要因貪圖“小恩小惠”而上當受騙,克服盲目從眾的心理,提防所謂的親情拉攏。
2.要科學保健,生病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醫(yī)。如需購買保健品、醫(yī)療產品,多咨詢相關權威部門,多與家人溝通商量。
3.理性消費,到證照齊全、明碼標價的正規(guī)商家消費,購物時要索取并妥善保管好發(fā)票和相關消費憑證,以便事后維權。發(fā)生消費糾紛后,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
老年人容易上當的原因
一方面騙子利用建立情感紐帶來詐騙。社會情緒選擇理論認為,人到了晚年,將和別人建立緊密的情緒性聯系視為有生之日的首要目標,而信任他人則是建立起這種聯系的前提。
這是因為建立親密聯系后,老年人更能夠得到他人的協助以化解生活上因為機能衰退而帶來的種種不便。而一旦跟家人、親戚的親密聯系不足,面對陌生人遞過來的“關愛”橄欖枝,老年人很難去設防,要被欺騙很容易。在很多的保健產品詐騙中,騙子就對老人關懷備至,噓寒問暖,甚至喊爸喊媽的。
另一邊則是騙子直接偽裝成被騙者的親人。這類詐騙案指的是詐騙者通過電話等手段謊稱自己是老人的兒孫,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為由頭,要一大筆錢。看似簡單的手段,卻因為被騙者獨居、與兒孫聯系少,一時情急,屢屢得手。
老年人常見的騙局
第一類是冒充公安、法院、檢察院等政法工作人員詐騙。騙子打著“銀行卡透支,涉嫌販毒等旗號,通常詐騙的數額巨大。
第二類是“醫(yī)??ㄍ钢?rdquo;詐騙。今年這種騙術又翻新,騙子謊稱受騙者用醫(yī)保卡購買違禁藥品,醫(yī)保卡被停用,涉嫌犯罪,讓受騙者把全部財產匯到安全賬戶接受調查。
第三類是網絡購物詐騙。
第四類是謊稱綁架詐騙。騙子稱受騙者的兒子、女兒、侄子等被綁架,讓其趕緊匯款救人,并且不讓報警,這種騙術也屢屢讓中老年人中招。
第五類是冒充親屬稱嫖娼被抓詐騙。騙子稱在外地因嫖娼被抓,不敢告訴家人,向受騙者求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