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jié)的歷史由來簡短 節(jié)日起源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春節(jié)是我國最熱鬧的節(jié)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人們大包小包回家去,門旁貼出紅紅的春聯(lián),掛著又大又紅的燈籠,門上貼著大大的福字,特別喜氣洋洋!春節(jié)的歷史由來有哪些你知道嗎?與9252兒童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春節(jié)的歷史由來,歡迎查閱!
春節(jié)的歷史由來
歷史淵源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yè)社會。在農耕社會,古人不斷觀察時間變化,季節(jié)更迭,逐步掌握了一年四季周而復始的自然規(guī)律。“春節(jié)”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日子,意味著春天的開始和希望的萌生,它是中國最重要的節(jié)日。
春節(jié)俗稱“過年”,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年”的記載。信奉自然神靈的古人認為豐收是神的恩賜,要舉行祭祀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種祭祀一年舉行一次,具有很強的周期性,過年就是增歲。商周時期,上至宮廷下至民間,除夕之夜都要舉行驅邪逐疫儀式,慶祝豐收、祭祀祖先和求神降福,期望保佑一年的祥和平安。
現(xiàn)代的春節(jié)活動中仍有一些相關的習俗和信仰,便是這種古老文化保留至今的歷史遺存。
形成
漢代是中國年節(jié)形成的時期。漢武帝時期,開始將春節(jié)固定在每年正月的初一,由此逐漸升華為民族節(jié)日。以正月初一為“年”,燃爆竹、換桃符、守歲等民俗也由此興起,圍繞春節(jié)的文化創(chuàng)造越來越活躍,儀式越來越完整。兩千多年來依次延續(xù)并演化為中國的第一大節(jié)日。
由于歷法的原因,春節(jié)總是在公歷1月21日到2月20日這個幅度內有規(guī)律地跳來跳去。雖然在農歷作為日常計時歷法已逐漸淡出了都市人的生活,可是,農歷正月初一才是一年的開始,這個觀念仍然頑強地根植在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意識中。春節(jié)期間,無論大人小孩都會用傳統(tǒng)的農歷計算日子。
世俗化演變
春節(jié)的習俗與功能在唐代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盛唐氣象,百業(yè)興旺,思想昌明,文化繁榮。從這個時期開始,春節(jié)慢慢從驅邪祈愿的氣氛中解放出來,過新年的重點由祭神轉向了娛人。可以說,在唐代以后,春節(jié)才真正成為普天同慶,億民歡度的“佳節(jié)良辰”。
明清時,新年習俗的禮儀性、應酬性逐漸加強。人們在新年之際相互拜年,饋贈禮品。此外,游藝性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在此期間,耍獅子、舞龍、演戲、說書、扭秧歌、蕩秋千、踩高蹺、跑旱船、做手工、玩游戲、比才藝等各種娛樂活動層出不窮,各地舉辦的廟會活動豐富多彩,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歡樂。
當代生活
中國最早的歷法“夏歷”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一月作為正月,正月初一也被稱為“元旦”,即“第一天”的意思,這是新年的開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正式使用公元紀年。“元旦”與“春節(jié)”分別被俗稱作陽歷新年和農歷新年。自此,“春節(jié)”之名被正式列入中國的節(jié)日法典。
當代的“春節(jié)”是中國最重要的法定假日,古老的新年被賦予了時代的色彩,各種新鮮潮流的、絢麗多彩的過年方式,營造出濃濃的年環(huán)境、年氛圍、年情結、年文化,顯現(xiàn)出中國春節(jié)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春節(jié)的習俗活動
祭灶神
祭灶,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傳說到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玉皇大帝根據(jù)灶王爺?shù)膮R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百姓供上紅燭、糖瓜,以隆重的禮節(jié)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農村很多地區(qū)還沿襲這種春節(jié)文化。
掃塵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jié)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春節(jié)文化。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其實,人們借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愿。
貼春聯(lián)
貼春聯(lián)這種春節(jié)文化從宋代開始盛行,每到過年時家家有貼春聯(lián)的習俗。
春聯(lián),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lián)的一種,因在春節(jié)時張貼,故稱春聯(lián)。春聯(lián)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畫門神像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lián)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春聯(lián)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jù)史料記載,有一年過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lián),以示慶賀。原來春聯(lián)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lián)大都用紅紙書寫。
銀行春節(jié)對聯(lián)大全
上聯(lián):一帆風順年年好
下聯(lián):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上聯(lián):百年天地回元氣
下聯(lián):一統(tǒng)山河際太平
橫批:國泰民安
上聯(lián):春雨絲絲潤萬物
下聯(lián):紅梅點點繡千山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lián):一干二凈除舊習
下聯(lián):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上聯(lián):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聯(lián):萬水千山盡得輝
橫批:萬象更新
上聯(lián):悠悠乾坤共老
下聯(lián):昭昭日月爭光
橫批:樂度佳節(jié)
上聯(lián):佳節(jié)迎春春生笑臉
下聯(lián):豐收報喜喜上眉梢
橫批:喜笑顏開
上聯(lián):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聯(lián):萬紫千紅永開花
橫批:喜迎新春
上聯(lián):春滿人間百花吐艷
下聯(lián):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樂度春節(jié)
上聯(lián):百世歲月當代好
下聯(lián):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上聯(lián):喜居寶地千年旺
下聯(lián):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上聯(lián):一帆風順吉星到
下聯(lián):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上聯(lián):一年四季行好運
下聯(lián):八方財寶進家門
橫批:家和萬事興
上聯(lián):綠竹別其三分景
下聯(lián):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
上聯(lián):紅梅含苞傲冬雪
下聯(lián):綠柳吐絮迎新春
橫批:樂度春節(jié)
上聯(lián):多勞多得人人樂
下聯(lián):豐產(chǎn)豐收歲歲甜
橫批:形勢喜人
上聯(lián):壯麗山河多異彩
下聯(lián):文明國度遍高風
橫批:山河壯麗
上聯(lián):財連亨通步步高
下聯(lián):日子紅火騰騰起
橫批:迎春接福
上聯(lián):福旺財旺運氣旺
下聯(lián):家興人興事業(yè)興
橫批:喜氣盈門
上聯(lián):大地流金萬事通
下聯(lián):冬去春來萬象新
橫批:樂度春節(jié)
上聯(lián):大地歌喚彩云
下聯(lián):滿園春關不住
橫批:春色滿園
上聯(lián):盛世千家樂
下聯(lián):新春百家興
橫批:樂度佳節(jié)
上聯(lián):千年迎新春
下聯(lián):瑞雪兆豐年
橫批:年年有余
上聯(lián):日出江花紅勝火
下聯(lián):春來江水綠如藍
橫批:鳥語花香
上聯(lián):春滿人間樂歌陣陣
下聯(lián):福臨門第喜氣洋洋
橫批:五福四海
上聯(lián):春臨大地百花艷
下聯(lián):節(jié)至人間萬象新
橫批:萬事如意
上聯(lián):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下聯(lián):春光耀輝滿堂春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lián):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聯(lián):家家順心永安康
橫批:四季興隆
上聯(lián):春色明媚山河披錦繡
下聯(lián):華夏騰飛祖國萬年輕
橫批:山河壯麗
上聯(lián):迎新春江山錦繡
下聯(lián):辭舊歲事泰輝煌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lián):舊歲又添幾個喜
下聯(lián):新年更上一層樓
橫批:辭舊迎新
上聯(lián):東風化雨山山翠
下聯(lián):政策歸心處處春
橫批:春風化雨
上聯(lián):家過小康樂樂日
下聯(lián):春回大地艷陽天
橫批:人心樂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