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安中小學放寒假安排_六安市10個景區(qū)景點 放假安排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近日,全國各地中小學生的寒假放假時間陸續(xù)出爐,2022年六安地區(qū)的孩子何時放寒假呢?下面9252兒童網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2022六安中小學放寒假安排,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2022六安中小學放寒假安排
2022年六安寒假時間官方還沒有公布,官方公布寒假時間后,小編會第一時間在此頁進行更新,請等待。
六安市10個景區(qū)景點
1,天堂寨
位于安徽省金寨縣與湖北省羅田縣的交界處,是大別山最主要的景區(qū)之一,主峰天堂寨(與景區(qū)同名,也叫天堂頂)海拔1729米,是大別山的第二高峰,也是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
2,大別山主峰景區(qū)白馬尖
位于六安霍山縣境內。大別山主峰稱為白馬尖,次主峰叫多云尖,第三高峰是天河尖,三峰成品字型三足鼎立。白馬尖山頂布滿了奇松怪石,東北坡的杜鵑園,生長著上千棵姿態(tài)各異的都枝杜娟,春曖花開這里是觀賞杜鵑花海的好地方。
3,萬佛湖風景區(qū)
萬佛湖原名龍河口水庫,位于舒城縣西南30公里處,距合肥約80公里,距六安約73公里。這兒的湖水清澈,自然生態(tài)保護優(yōu)質,萬佛湖大壩建成于1960年,在三年自然災害中完全靠百姓手工砌成土壩,是勞動人民的成果。
4,皖西大裂谷
位于六安市南邊25公里處,原名避王巖,據說因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在此作戰(zhàn)而得名。當?shù)乩习傩辗Q這為“三道閘”,整個景區(qū)狀如三節(jié)蓮藕,窄處僅容一人通過。
5,萬佛山
位于舒城縣西南85公里處,距合肥市區(qū)140公里,這兒有原始的自然風光,萬佛山主要由山下的清涼澗景區(qū)、山腰的飛龍瀑景區(qū)、山頂?shù)睦戏痦斁皡^(qū)三大塊,主峰老佛頂海拔1539米。
6,佛子嶺水庫
是中國淮河流域的大型山谷水庫,在安徽省西部霍山縣南17公里的淠河上游。淠河發(fā)源于大別山區(qū),是淮河的主要支流之一。1952年1月開始修建,1954年10月完工。
7,金寨紅軍廣場
金寨紅軍廣場是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和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將過去封閉式的博物館和陵園,擴建成開放式樣紅軍廣場,將位于紀念碑后面的紅軍紀念堂拆除重建,形成了現(xiàn)在的紅軍廣場,成為教育、休閑和旅游三位一體的公共場所。
8,龍井溝風景區(qū)
位于裕安區(qū)與金寨縣交界的獨山鎮(zhèn)雙峰村,距六安城45公里,長約2500米的龍井溝,瀑布流淌,懸崖峭壁,怪石千姿百態(tài),綠樹參天,堪稱國家大別山地質公園的濃縮版。
9,南岳山
素有“皖西名山”之稱的南岳山位于霍山縣城以南2.5公里處,海拔405米。岳頂面積約1815平方米,相傳山名為漢武帝登禮時所封。今廟宇西門尚有“漢帝勒封”四個大字。
10,劉鄧大軍大別山指揮所舊址
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遵照中央指示,從魯西南重鎮(zhèn)菏澤出發(fā),于8月27日千里躍進大別山,有效地牽制了國民黨,當年12月30日,將前方指揮所設在下樓房的周宅。為再現(xiàn)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歷程,進一步挖掘“紅色”文化,與天堂寨綠色資源相呼應,促進地方經濟發(fā)展,經六安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天堂寨重建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前方指揮部。項目的選址在與舊址地理環(huán)境相似的景區(qū)大門500米處,與建成的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隔路相望、相互呼應。
舌尖上的六安美食
爆炒毛魚:“毛魚”六安人又稱“貓魚”,產自于無污染的老淠河。河西漁民們把小魚打上來以后覺得棄之可惜,于是就把它們清洗干凈后放上鹽爆腌、暴曬及成。民惠路上的大廚們把它放上青椒爆炒,美味無與倫。
醬鴨:這是六安的傳統(tǒng)特色美食之一。該菜是以鴨子、醬油、桂皮、陳皮、丁香、砂仁、食鹽、白糖、鮮姜、花椒、蔥頭、紹酒、紅曲粉等為原料,經選料、制鹵、腌制、鹵制等工序制作而成。
做好的醬鴨色澤橙黃,油光發(fā)亮,食之肉質細嫩,香氣濃郁,咸中帶鮮。
金寨紅豆腐:這個也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其制作方法主要是以新鮮豬血、碎豬肉、豆腐等為主要原料,配上姜末、蒜末、精鹽,拌勻后灌入洗凈的豬膀胱或豬大腸中,或做成饅頭狀,在太陽下曬上數(shù)日,掛在廚房內煙熏月余即可。食用時,切成片狀,蒸、煮、炒菜均可。
涼皮:六安的風味小吃中,“涼皮”是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男女老少愛吃,尤受年輕姑娘歡迎,一年四季都有賣,夏天吃的人更多。
六安的大街小巷,六安的每個城鎮(zhèn),乃至鄉(xiāng)村,到處都有賣涼皮的。一張桌子,幾個小板凳,就是一個涼皮攤。
六安的涼皮最好的有兩家:一個是老長青路的,另一個是人民公園的。不過現(xiàn)在隨著城市的不斷拆遷,長青路的那家已經搬到了小南海廟旁邊的巷子里。
而每到夏季,此二處男男女女不分老少,來來往往,蔚為壯觀。
豬頭面:這個似乎還真是六安特產,很多地方對豬頭面這個稱呼都是一頭霧水。正宗的豬頭面以往都在老公安路那里,胖子豬頭面館和孝勤豬頭面館平分秋色。
粗面下熟,拌以紅燒的豬頭肉和雪里紅,淋上高湯和重油,一碗正宗的豬頭面就新鮮出爐了。豬頭面以味重、色重、油重著稱,實在是重口味食客的不二選擇。個人還是覺得山寨版的豬頭面吃得慣些,至少沒那么重的油。
八公山豆腐:這為西漢淮南王燒藥煉丹,偶以石膏點豆汁而成,因此八公山是豆腐的發(fā)祥地。八公山豆腐制作精細,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豆腐細、白、鮮、嫩,口感極佳。
吊鍋宴:金寨山區(qū)的農戶冬季燒樹根、木材取暖,在屋內挖一直徑50-70厘米,深約20厘米的火籠,同時,在屋梁上懸木質滑竿吊一鐵鍋,在火籠上可以調節(jié)升降。
吃飯時將幾樣燒熟的菜分別倒進鍋內,所以又稱“一鍋熟”或“一鍋煮”。
臭干子:這個臭干子最有名的是長沙的“火宮殿”,咱六安人說到臭干子十有八、九都說的是云路街里的周家臭干子。
周家臭干子當年是倉房拐周姓老爺子擺街攤創(chuàng)下來的名號,有人說,如今的臭干子當屬云路街老倉房拐街口的母女二人所辦無名街攤第一。此攤的臭干子、臭面筋至今仍是堅持用紅爐小火慢慢燒制,外脆而黃、內嫩而白,佐以辣醬,滿口生香,回味無窮。
六安面魚:這個面魚主要配料是豆腐皮、粉絲、糯米、肉、豆腐、生姜末、香蒜末。
其主要制法:先把豆腐皮打濕后攤平,再將糯米、粉絲、肉、豆腐、生姜末、香蒜末均勻攤放在豆腐皮上。再把豆腐皮連同配料包裹成一長條,然后放入鍋里炕。而吃時切成方塊狀即可。面魚進口綿軟,香味撲鼻,雖沒鮮魚的真材實料,但俗稱“甲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