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2天津市寒假放假時間公布 放假安排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2022年天津市中小學放假時間定啦,時間不知不覺的就過了,又快到了每年的寒假了,那么,2022年天津市什么時候放寒假呢?以下是9252兒童網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天津市寒假放假時間公布,下面就和大家分享。
2022天津市寒假放假時間公布
2022年寒假時間:全市中小學自1月25日起開始寒假放假,2021年中小學新學期開學時間:寒假開學時間為2021年2月22日,
天津介紹
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環(huán)渤海地區(qū)經濟中心,全國先進制造研發(fā)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qū)、金融創(chuàng)新運營示范區(qū)、改革開放先行區(qū) ,中國中醫(yī)藥研發(fā)中心、亞太區(qū)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天津也是六座超大城市之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天津位于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qū)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
2014年12月12日,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qū)的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正式獲得國家批準設立。2015年4月21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正式掛牌。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qū)為中國北方唯一的自貿區(qū)。
建制沿革
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天津處于的位置原來是海洋,黃河改道前泥沙沖積形成,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漢武帝在武清設置鹽官。
隋朝修建京杭運河后,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fā)祥地。
唐朝在蘆臺開辟了鹽場,在寶坻設置鹽倉。遼朝在武清設立了“榷鹽院”,管理鹽務。南宋金國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在今天后宮附近已形成街道。是為天津最早的名稱。元朝改直沽寨為海津鎮(zhèn),這里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后,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筑城設衛(wèi),稱天津衛(wèi),揭開了天津城市發(fā)展新的一頁。后又增設天津左衛(wèi)和天津右衛(wèi)。
清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衛(wèi)、天津左衛(wèi)和天津右衛(wèi)三衛(wèi)合并為天津衛(wèi),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衛(wèi)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
清末時期,天津作為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fā)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占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后在天津設立租界。1900年7月,八國聯(lián)軍攻打天津,天津淪陷。1901年,由八國聯(lián)軍組成的天津都統(tǒng)衙門下令拆除城墻。
民國初年,天津在政治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數以百計的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遺老進入天津租界避難,并圖謀復辟。其中包括民國總統(tǒng)黎元洪和前清廢帝溥儀。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占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侵占時期日本對天津基本實行武力統(tǒng)治。日軍對天津肆意燒殺搶掠,加上當時天津水災,使天津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被抓走的“勞工”達5萬人。天津曾于清朝大量開辟租界,日軍占領初期租界內還算比較安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強行占領其他國家租借地后天津再無寧日。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人民解放軍東西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
1949年至1958年2月,天津是中央直轄市。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省。1967年1月恢復直轄市。
地名來源
由來眾說紛紜,大致有以下幾種:
詩詞之說“天津”一詞最早出現于戰(zhàn)國時代楚國著名詩人屈原的詩歌中,他在《離騷》中寫下了“朝發(fā)軔于天津兮”這一昂揚的詩句。
星官之說“天津”的名稱來源于星官名“天津星”,《隋書·天文志》在記載“九坎東列星”時記載:“尾亦為九子箕,亦曰天津”。
河名之說“天津”源自河名“天津河”,《金史·河渠志》中記載:“通濟河創(chuàng)設巡河官一員,與天津河同為一司,通管漕河閘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隸督水監(jiān)”。
賜名之說“天津”流傳最廣、史料最充分、記載最清楚的說法是源于皇帝的賜名,天津是“天子津渡”之意,是明朝皇帝朱棣奪取帝位成功,始發(fā)于渡過沽河,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傳諭旨“筑城浚池,賜名天津”。明朝文人李東陽的《重建三官廟碑記》,碑記里注有:“天津象征天子車馬所渡之地”的詞句。
名稱變遷
金朝在三岔河口設立軍事重鎮(zhèn)“直沽寨”,“直沽”之名始見史籍,是天津最早的名稱。元朝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時在直沽設“海津鎮(zhèn)”。直至永樂二年十一月廿一日(公元1404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賜名“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清朝,天津升衛(wèi)為州,升州為府,但“天津”二字保持此名至今。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天津天津地跨海河兩岸,而海河是華北最大的河流,上游長度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300多條,在中游附近匯合于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運河,五河又在天津金鋼橋附近的三岔口匯合成海河干流,由大沽口入海。干流全長72公里,平均河寬100米,水深3-5米,歷史上河通航3000噸海輪。
流經天津的一級河道有19條,總長度為1095.1公里。還有子牙新河、獨流減河、馬廠減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還鄉(xiāng)新河6條人工河道,總長度為284.1公里。二級河道有79條,總長度為1363.4公里,深渠1061條,總長度為4578公里。天津還多次引黃濟津,并有一定數量的地下水。
引灤入津輸水工程是天津80年代興修的大型水利工程,把水引到天津,每年向天津輸水10億立方米。天津地下水蘊藏量豐富,山區(qū)多巖溶裂隙水,水質最好,礦化度低,泉水流量一般在7.2-14.6噸/小時,雨季最大可達720-800噸/小時。全市有大型水庫3座,總庫容量3.4億。
寒假注意事項
1、關愛自己,緊繃安全之弦
老師們和各位的家長每天所最惦記的就是你們的健康和安全。據了解,每年因各種事故,數以萬計天真無邪的兒童少年死于非命,相當于在中國960萬公里的土地上每天要消失一個班的學生(重大自然災害除外),這給社會、給家庭帶來了非常的不幸,給很多父母造成無法愈合的創(chuàng)傷。因此,同學們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懂得安全的重要意義,做到:安全第一,從我做起;安全第一,從小事做起。關注安全,關愛生命。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人人講安全,保證人人都安全。一個人在家的時候要關好門窗,如果有陌生人敲門的話,千萬不能開門,不可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輕易和陌生人聊天,更不能吃、喝陌生人給的東西,如果遇到困難直接找警察叔叔幫助。
2、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交通安全。
春節(jié)是走親訪友的高峰期,也是各類交通安全事故多發(fā)期,希望同學們在寒假期間遵守交通法規(guī),外出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嚴禁騎車上道,不管是摩托車也好,還是自行車也好,同時嚴禁在公路上追逐打鬧和進行各類游戲活動。注意乘車安全,報廢車不要乘;無牌無照的車不要乘;擁擠的車不要乘。若發(fā)生交通事故,要想法及時通知家長,并撥打120及時實施搶救。
3、正確燃放煙花爆竹。
放煙花一定是同學們所喜愛的,但在燃放煙花爆竹的時候也要注意安全,最好在長輩的陪同下燃放。燃放時首先應注意的是要選擇在空曠的地方燃放,防止引起火災,避免傷到行人;第二:在購買煙花爆竹時一定要選擇在正規(guī)的經過批準的店內購買,這樣才能保證質量可靠,燃放時才能減小意外的發(fā)生;第三,在燃放時一定要按照說明使用,切不可對人、對物燃放。
4、防火、防電、防水、防煤氣。
寒假期間我們每天都可能會與火、與電、與煤氣打交道,同學們要了解有關知識,在生活中要注意消除水、火、氣、電等存在的隱患,做到不玩火,不得攜帶火種,發(fā)現火災不得逞能上前撲火,要及時報告大人或報警(119)、不玩電,不私自拆裝電器防電;注意取暖安全,睡覺前要檢查煤氣閥門是否關好,是否留有通風口,防止煤氣中毒等。不要到河邊、水庫、池塘、水井等危險的地方玩耍,更不要到結冰的河面上去溜冰。
5、監(jiān)控文化生活,嚴防精神污染。
網絡世界對青少年具有強烈的誘惑力,長時間沉溺會導致人際交往、社會適應能力的下降,會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孤獨焦慮、食欲不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睡眠障礙,甚至犯罪或消極自殺。所以希望同學們要遠離網吧,不登錄不健康的網站,也不要涉足營業(yè)性電子游戲室等娛樂場所。不參加不健康的娛樂活動,不聽、不信、不傳、不參與封建迷信活動,堅決抵制邪教活動。不購買、不借閱內容不健康的書刊、報紙、光碟、錄像帶;不看低級趣味的電影、電視。多讀健康的書刊,多看樂觀的節(jié)目。要培養(yǎng)文明行為,抵制消極現象,促進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社會風氣的形成、鞏固和發(fā)展。
6、出門必須和家長打招呼,并按時回家。夜晚不得單獨出門,更不能在外過夜,徹夜不歸。
7、不偷不搶,不拉幫結伙,打架斗毆,與陌生人打交道時,要提高思想警惕,謹防上當受騙。遇有緊急情況,要見義巧為,善用智慧取勝,避免力敵不過反而危害自身現象的發(fā)生。遇到敲詐勒索、攔路搶劫及時告訴父母或打電話報警。不接受陌生人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防止被拐騙、拐賣。
8、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暴飲、暴食,要合理飲食,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買“三無”食品,春節(jié)期間,走親訪友聚餐宴會較多,同學們不要暴飲暴食,更不要醉酒,酗酒,注意身體健康。每個同學在假期中要做到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生活要有規(guī)律,按時起居,多鍛煉,預防疾病侵染,提高身體素質。
9、同學們在家要幫助父母做家務和參加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制定好寒假學習計劃,認真完成寒假作業(yè),開展好“五個一”活動,即讀一本好書,并寫出讀后感,看一部好電影,學唱一首好歌,做一件好事,當一天家長,體驗一下做父母的辛苦,并做好記錄或日記。
10、提倡勤儉節(jié)約,培養(yǎng)良好品德。
寒假期間提倡勤儉節(jié)約,不亂花錢,學會計劃每天的生活,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公德。要學會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要增強禮儀、禮節(jié)、禮貌意識,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要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讓校園文明禮儀之花遍地開。
下面是幾個常用緊急電話,同學們一定要記住:警情110、火警119、急救120。同學們,安全重于泰山,同學們要自我監(jiān)督,嚴格要求,防患于未然,安全意識要警鐘長鳴。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防范能力,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身以及周圍人群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就是為家庭為社會節(jié)約了寶貴的財富,就是為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