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白露的古詩詞有哪些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白露意思是說在這個時節(jié),因為早晚的溫差比較大,在晚上的時候地表的水汽就會遇冷凝結(jié)成為了水珠,然后碰到了地面的草本植物,然后就形成了露水。一起來看看贊美白露的古詩詞,歡迎查閱!
贊美白露的古詩詞
《白露》(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秋露》(唐·雍陶)
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
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
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
《南湖晚秋》(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雜詩》(魏晉·左思)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壯齒不恒居,歲暮???。
《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衰荷》(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干。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
《蒹葭》出自《詩經(jīng)·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白露的介紹
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jié)氣
白露是熱與涼分水嶺,“白露”代表暑熱的結(jié)束。進入白露節(jié)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說。
白露后,晝夜溫差漸漸拉大,白天午午氣溫雖較高,但早晨與夜間已有絲絲的涼意。從白露節(jié)氣開始,按氣候?qū)W劃分四季的標準,各地陸續(xù)開始進入到秋天。這時,中國各地晝夜溫差可達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jié)氣。
白露三候的介紹
鴻雁來:鳥從北向南飛,大曰鴻,小曰雁。
玄鳥歸: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
群鳥養(yǎng)羞: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
鴻雁來:白露節(jié)氣“鴻雁來”,按古人說法,鴻大雁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
玄鳥歸:后五日“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玄鳥空巢語,飛花入戶香,燕昵呼喚燕好,燕舞鶯啼,生機勃勃。如今北飛為歸,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蕭瑟,要白露滿山葉飛墜了。
群鳥養(yǎng)羞:再五日“群鳥養(yǎng)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玄武藏木蔭,丹鳥還養(yǎng)羞”,養(yǎng)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說此節(jié)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zhuǎn)涼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