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剡《酹江月·驛中言別》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鄧剡《酹江月·驛中言別》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酹江月·驛中言別》原文
《酹江月·驛中言別》
鄧剡
水天空闊,恨東風(fēng)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照J(rèn)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正為鷗盟留醉眼,細(xì)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秦淮應(yīng)是孤月。
《酹江月·驛中言別》譯文
面對水天相連的長江,我真恨老天不肯幫忙,竟讓元軍打敗了我們。春天來了,杜鵑鳥在哀啼,夕陽斜照著花朵,可是我怎么忍心去看被元軍摧毀了的南京城呵。想到我們的婦女和珍貴文物被敵人擄掠一空,連我自己也當(dāng)了俘虜,真不知道靠誰才能報仇。我是多么的痛悔,可惜了我的那把寶劍,它還以為我是個豪杰呢。
回想不久以前,為了抗擊元軍,我曾經(jīng)擺脫敵人嚴(yán)密的監(jiān)視坐了小船,經(jīng)過海路,到南方舉起抗元的大旗。雖然后來失敗被俘,但我決心要象藺相如痛斥秦王、諸葛亮嚇退司馬懿那樣,英勇頑強(qiáng)地同敵人斗爭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這樣想著,我再也難以入睡。周圍是那么寂靜,只有秦淮何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著我啊。
《酹江月·驛中言別》的注釋
金人:謂魏明帝遷銅人、承露盤等漢時舊物,銅人潸然淚下之事。
堂堂劍氣:指靈劍奇氣,上沖斗牛,得水化龍事。
斗牛:二十八宿之斗、牛二宿也。斗音抖,南斗,非北斗七星之謂也。二十八宿,亦稱“二十八舍”、“二十八星”。古天象家以黃道帶與赤道帶兩側(cè)繞天一周,選二十八星為觀測所用標(biāo)志,即“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均分為四組,每組七宿,東西南北四方及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配之,謂“四象”。二十八宿自北斗斗柄所指之角宿始,自西向東分列如下,東方蒼龍者,角、亢、氏、房、心、尾、箕也;北方玄武者,斗、牛、女、虛、危、室、壁也;西方白虎者,奎、婁、胃、昴、畢、觜、參也;南方朱雀者,井、鬼、柳、星、張、翼、軫也。玄武,龜蛇也。
睨柱吞嬴:謂戰(zhàn)國藺相如使秦完璧歸趙故事。
回旗走懿:謂諸葛亮遺計嚇退司馬懿事。
簡短詩意賞析
詞的上片情景交融。金陵風(fēng)物是歷代詞人詠嘆頗多的。但此詞把其作為感情的附著物融入感情之中,別有一番風(fēng)韻。蜀鳥、吳花、殘垣斷壁,是一種慘象,但表現(xiàn)了作者復(fù)雜的情感。
下片主要寫情,表達(dá)對文天祥的傾慕、期望和惜別之情。“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頌揚(yáng)文天祥與元人作斗爭的膽略與勇氣。幾年前文天祥被元軍扣留,乘機(jī)逃脫,繞道海上,歷盡千辛萬苦回到南方。正為“鷗盟留醉眼,細(xì)看濤生云滅”。
作者簡介
鄧剡(1232-1303),字光薦,又字中甫,號中齋。廬陵人(今江西省吉安縣永陽鎮(zhèn)鄧家村)。南宋末年愛國詩人、詞作家,第一個為文天祥作傳的人。他與文天祥、劉辰翁是白鷺洲書院的同學(xué)。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的原文翻譯
2、“韋應(yīng)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嶺南江行》”的原文翻譯
4、“李白《將進(jìn)酒》”的原文翻譯
5、“韓愈《晚春》”的原文翻譯

《酹江月·驛中言別》
鄧剡
水天空闊,恨東風(fēng)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照J(rèn)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正為鷗盟留醉眼,細(xì)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秦淮應(yīng)是孤月。
《酹江月·驛中言別》譯文
面對水天相連的長江,我真恨老天不肯幫忙,竟讓元軍打敗了我們。春天來了,杜鵑鳥在哀啼,夕陽斜照著花朵,可是我怎么忍心去看被元軍摧毀了的南京城呵。想到我們的婦女和珍貴文物被敵人擄掠一空,連我自己也當(dāng)了俘虜,真不知道靠誰才能報仇。我是多么的痛悔,可惜了我的那把寶劍,它還以為我是個豪杰呢。
回想不久以前,為了抗擊元軍,我曾經(jīng)擺脫敵人嚴(yán)密的監(jiān)視坐了小船,經(jīng)過海路,到南方舉起抗元的大旗。雖然后來失敗被俘,但我決心要象藺相如痛斥秦王、諸葛亮嚇退司馬懿那樣,英勇頑強(qiáng)地同敵人斗爭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這樣想著,我再也難以入睡。周圍是那么寂靜,只有秦淮何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著我啊。
《酹江月·驛中言別》的注釋
金人:謂魏明帝遷銅人、承露盤等漢時舊物,銅人潸然淚下之事。
堂堂劍氣:指靈劍奇氣,上沖斗牛,得水化龍事。
斗牛:二十八宿之斗、牛二宿也。斗音抖,南斗,非北斗七星之謂也。二十八宿,亦稱“二十八舍”、“二十八星”。古天象家以黃道帶與赤道帶兩側(cè)繞天一周,選二十八星為觀測所用標(biāo)志,即“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均分為四組,每組七宿,東西南北四方及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配之,謂“四象”。二十八宿自北斗斗柄所指之角宿始,自西向東分列如下,東方蒼龍者,角、亢、氏、房、心、尾、箕也;北方玄武者,斗、牛、女、虛、危、室、壁也;西方白虎者,奎、婁、胃、昴、畢、觜、參也;南方朱雀者,井、鬼、柳、星、張、翼、軫也。玄武,龜蛇也。
睨柱吞嬴:謂戰(zhàn)國藺相如使秦完璧歸趙故事。
回旗走懿:謂諸葛亮遺計嚇退司馬懿事。
簡短詩意賞析
詞的上片情景交融。金陵風(fēng)物是歷代詞人詠嘆頗多的。但此詞把其作為感情的附著物融入感情之中,別有一番風(fēng)韻。蜀鳥、吳花、殘垣斷壁,是一種慘象,但表現(xiàn)了作者復(fù)雜的情感。
下片主要寫情,表達(dá)對文天祥的傾慕、期望和惜別之情。“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頌揚(yáng)文天祥與元人作斗爭的膽略與勇氣。幾年前文天祥被元軍扣留,乘機(jī)逃脫,繞道海上,歷盡千辛萬苦回到南方。正為“鷗盟留醉眼,細(xì)看濤生云滅”。
作者簡介
鄧剡(1232-1303),字光薦,又字中甫,號中齋。廬陵人(今江西省吉安縣永陽鎮(zhèn)鄧家村)。南宋末年愛國詩人、詞作家,第一個為文天祥作傳的人。他與文天祥、劉辰翁是白鷺洲書院的同學(xué)。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的原文翻譯
2、“韋應(yīng)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嶺南江行》”的原文翻譯
4、“李白《將進(jìn)酒》”的原文翻譯
5、“韓愈《晚春》”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鄧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