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菩薩蠻·詠梅》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朱淑真《菩薩蠻·詠梅》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菩薩蠻·詠梅》原文
《菩薩蠻·詠梅》
朱淑真
濕云不渡溪橋冷。蛾寒初破東風(fēng)影。溪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不知人瘦。獨自倚欄桿,夜深花正寒。
《菩薩蠻·詠梅》譯文
帶著雨意的烏云凝滯不動漂浮在天空,小溪的橋上寒意襲人。一彎新月破云而出,映照著梅樹隨風(fēng)而動的影子。小橋下的小溪水聲長遠(yuǎn),一枝怒放的梅花在皎潔的月光中散發(fā)著幽香。
懷著愛憐的心情看著梅花仍和往年一樣嬌美,花卻不知愛憐它的人日漸消瘦。獨自依靠著欄桿,夜深了寒意更濃,連那不畏寒的臘梅,似乎也感到了寒冷。
《菩薩蠻·詠梅》的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濕云:飽含水氣的云。
渡:移動,運動。
蛾寒:像蛾眉似的冷月。蛾:通“娥”,指娥眉,用以比喻彎月。
和:連。
憐:愛惜。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題曰“詠梅”,實際上是以梅花的高潔來比擬作者不甘流俗,滿腔哀愁,無處傾訴的情懷。上片寫梅花,其所處的環(huán)境是云濕,橋冷,月寒,襯托出梅花的冷艷。下片寫梅花,花似舊,花正寒,觀梅者,人瘦,獨倚。整首詞情景交融,感情細(xì)膩,情濃景真,風(fēng)格秀婉,感人心扉。
作者簡介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詞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郁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后,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zé)o定論。現(xiàn)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后余篇。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蘇軾《永遇樂·長憶別時》”的原文翻譯
2、“謝靈運《行田登海口盤嶼山》”的原文翻譯
3、“李煜《長相思·一重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溝上梅花欲發(fā)》”的原文翻譯

《菩薩蠻·詠梅》
朱淑真
濕云不渡溪橋冷。蛾寒初破東風(fēng)影。溪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不知人瘦。獨自倚欄桿,夜深花正寒。
《菩薩蠻·詠梅》譯文
帶著雨意的烏云凝滯不動漂浮在天空,小溪的橋上寒意襲人。一彎新月破云而出,映照著梅樹隨風(fēng)而動的影子。小橋下的小溪水聲長遠(yuǎn),一枝怒放的梅花在皎潔的月光中散發(fā)著幽香。
懷著愛憐的心情看著梅花仍和往年一樣嬌美,花卻不知愛憐它的人日漸消瘦。獨自依靠著欄桿,夜深了寒意更濃,連那不畏寒的臘梅,似乎也感到了寒冷。
《菩薩蠻·詠梅》的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濕云:飽含水氣的云。
渡:移動,運動。
蛾寒:像蛾眉似的冷月。蛾:通“娥”,指娥眉,用以比喻彎月。
和:連。
憐:愛惜。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題曰“詠梅”,實際上是以梅花的高潔來比擬作者不甘流俗,滿腔哀愁,無處傾訴的情懷。上片寫梅花,其所處的環(huán)境是云濕,橋冷,月寒,襯托出梅花的冷艷。下片寫梅花,花似舊,花正寒,觀梅者,人瘦,獨倚。整首詞情景交融,感情細(xì)膩,情濃景真,風(fēng)格秀婉,感人心扉。
作者簡介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詞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郁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后,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zé)o定論。現(xiàn)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后余篇。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蘇軾《永遇樂·長憶別時》”的原文翻譯
2、“謝靈運《行田登海口盤嶼山》”的原文翻譯
3、“李煜《長相思·一重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溝上梅花欲發(fā)》”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柳永《瑞鷓鴣·天將奇艷與寒梅》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