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吳文英《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原文
《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
吳文英
波面銅花冷不收。玉人垂釣理纖鉤。月明池閣夜來秋。
江燕話歸成曉別,水花紅減似春休。西風(fēng)梧井葉先愁。
《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譯文
水波清澈的西湖像一面菱花銅鏡,好像誰將它丟在冷夜里不來收拔,哪位美人理出釣竿,將一彎纖細的月鉤垂釣在湖中,月色澄明映池閣,夜來池閣秋風(fēng)冷。
當年像雙燕呢喃話歸,清晨時勞燕分飛,各自西東,仿佛隨著春意終結(jié),水面上蓮荷凋謝了艷紅。瑟瑟西風(fēng)吹過天井的梧桐,最感到悲愁的葉子先自飄零。
《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的注釋
浣溪沙(huàn xī sh?。轰较常菩跁r教坊名,后用為詞調(diào)。一作“紗”。 有雜言、齊言二體。
銅花:銅鏡。比喻水波清澈如鏡。古代銅鏡刻有花紋,故稱銅花。
纖鉤:新月影,如鉤,彎細的月影,約農(nóng)歷初二、三時的月亮。冷來秋:指比秋天還冷
水花紅:水邊紅蓼(liǎo),也叫水蓼,莖葉呈紅色。曉:清晨時分。
水花:荷花。春休:春天結(jié)束。
梧井:井,即露井,無蓋井。葉先愁:樹葉先凋謝。梧井,取前《解連環(huán)》(暮檐涼薄)“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詞意,因梧桐落葉最早,由其葉落,即知秋至。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乃是借寫西湖秋夜之景,以此來懷念舊人之作,全詞造境清奇,情意深永。上片寓情于景,繪出西湖秋夜清冷凄寂之景,奇幻優(yōu)美。下片回首當年與情人離別的情景,以西風(fēng)井邊梧桐落葉的蕭瑟景色渲染悲涼氣氛。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詠白海棠》”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慶清朝·禁幄低張》”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臘前月季》”的原文翻譯
4、“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的原文翻譯
5、“柳永《受恩深·雅致裝庭宇》”的原文翻譯

《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
吳文英
波面銅花冷不收。玉人垂釣理纖鉤。月明池閣夜來秋。
江燕話歸成曉別,水花紅減似春休。西風(fēng)梧井葉先愁。
《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譯文
水波清澈的西湖像一面菱花銅鏡,好像誰將它丟在冷夜里不來收拔,哪位美人理出釣竿,將一彎纖細的月鉤垂釣在湖中,月色澄明映池閣,夜來池閣秋風(fēng)冷。
當年像雙燕呢喃話歸,清晨時勞燕分飛,各自西東,仿佛隨著春意終結(jié),水面上蓮荷凋謝了艷紅。瑟瑟西風(fēng)吹過天井的梧桐,最感到悲愁的葉子先自飄零。
《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的注釋
浣溪沙(huàn xī sh?。轰较常菩跁r教坊名,后用為詞調(diào)。一作“紗”。 有雜言、齊言二體。
銅花:銅鏡。比喻水波清澈如鏡。古代銅鏡刻有花紋,故稱銅花。
纖鉤:新月影,如鉤,彎細的月影,約農(nóng)歷初二、三時的月亮。冷來秋:指比秋天還冷
水花紅:水邊紅蓼(liǎo),也叫水蓼,莖葉呈紅色。曉:清晨時分。
水花:荷花。春休:春天結(jié)束。
梧井:井,即露井,無蓋井。葉先愁:樹葉先凋謝。梧井,取前《解連環(huán)》(暮檐涼薄)“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詞意,因梧桐落葉最早,由其葉落,即知秋至。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乃是借寫西湖秋夜之景,以此來懷念舊人之作,全詞造境清奇,情意深永。上片寓情于景,繪出西湖秋夜清冷凄寂之景,奇幻優(yōu)美。下片回首當年與情人離別的情景,以西風(fēng)井邊梧桐落葉的蕭瑟景色渲染悲涼氣氛。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詠白海棠》”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慶清朝·禁幄低張》”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臘前月季》”的原文翻譯
4、“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的原文翻譯
5、“柳永《受恩深·雅致裝庭宇》”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姜夔《憶王孫·番陽彭氏小樓作》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