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成語故事合集 成語故事,成語意思
六字以上成語 由小雪供稿其實成語不是只有4個字的,還有其他字數的成語,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八個字的成語和它的故事,供大家參考
八字成語一: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鄒陽受人誣陷被梁孝王關入死囚牢,他在獄中給梁孝王寫信表明忠心。他列舉了荊軻、卞和、李斯等事例,說“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雙方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輩子,到老了還是像剛認識一樣。梁孝王深受感動并釋放了他。
成語意思:白頭:老年;傾蓋:停車,初見。有人相識到老還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見面卻一見如故
八字成語二: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成語故事:傳說中道家有八大仙人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他們來到東海邊,呂洞賓建議各自渡海,鐵拐李站在龍頭杖上,韓湘子坐在花藍里,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鐘離、何仙姑、曹國舅乘各自的簫、紙驢、拍板、鼓、竹罩、玉板渡海
成語意思: 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八字成語三: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成語故事:《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成語意思: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F(xiàn)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八字成語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成語故事:楚國有個書生,由于生活貧窮,很想找到一條發(fā)財的門路?! ∷x到一本書,書上說:“誰得到螳螂捕蟬時遮身的那片樹葉,別人就看不見了。”他信以為真,整天在樹下抬頭望著。嘿!他終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樹葉后面,正準備捕捉知了呢!他連忙把那片樹葉摘下來。不料那片樹葉掉下來,混在地上的落葉里,再也辨認不出了。他只好把所有的樹葉掃回家來,一片一片地試。他把樹葉遮住自己的眼睛,問妻子:“你看得見我嗎?”妻子總是說:“看得見!”后來,妻子被他問得厭煩了,隨口答了一聲:“看不見!”他馬上帶著這片樹葉,當面去取人家的東西,結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門去了??h官經過審問,忍住笑,說:“你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呀!”
成語意思:原指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的、暫時的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質
八字成語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晉國公子夷吾因為內亂出逃,為了爭取秦國支持他回國做國君,他答應秦國事成之后,一定割讓五座城池給秦國,作為酬謝??墒?,夷吾在秦國的支持下當上晉國國君成為晉惠公之后,卻沒有履行這個諾言。不久,晉國遭受自然災害,晉惠公和秦國商量買糧,秦國很慷慨地答應了他的'要求。但是第二年秦國也發(fā)生了饑荒,向晉國求援,晉惠公卻不想答應秦國。大夫慶鄭認為晉惠公不應該這樣。他說:這樣不仁不義,把道德全部丟掉了,一旦需要,誰還愿意救濟我們,支援我們?我們還怎么保衛(wèi)國家呢?另一個大臣卻說:晉國不履行割五城給秦國的這個諾言,是根本問題,如果這個根本問題不解決,而只答應賣糧食,就好比只有毛而沒有皮。既然沒有皮,毛又能依附在什么地方呢?(原文是:‘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我們過去已經在割地的問題上違約了,秦國對我們早就產生了怨恨,現(xiàn)在即使答應賣糧,也不能平息秦國的不滿,不如干脆連賣糧也不答應。晉惠公聽了以后,就拒絕了秦國買糧的要求。慶鄭嘆了口氣,說:國君這樣做,將來一定會后悔的。果然,第二年,秦晉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晉惠公在戰(zhàn)場上做了秦國的俘虜
成語意思:一般寫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比喻不解決根本問題,即使解決了其他枝節(jié)問題,也沒有什么用處。焉,哪里;附,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