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媽媽為什么喜歡吃石子? 母雞吃石頭習(xí)性
科學(xué)故事 由土鳳凰供稿
“咚咚、咚咚!”一只雞媽媽,沙地找食物。奇怪,沙地上沒有小蟲沒有青草,她究竟在吃什么?
狐貍肚子咕嚕叫,躡手躡腳靠過來:“雞阿姨,我也餓,分點兒讓我嘗嘗好不好?”
雞媽媽笑瞇瞇:“來來來,小兄弟,先吃些石子開開胃。”
“石子也能作點心?哼,真小氣!不分就不分,還要說謊來騙我!”狐貍聽了一扭頭,氣呼呼地轉(zhuǎn)身走。
雞媽媽為什么要吃小石頭?
1、她騙狐貍。她根本不吃小石頭。
2、雞媽媽把食物藏在沙地里,她只是在找食物。
3、雞媽媽餓極了所以什么都吃。
4、雞媽媽吃石頭是為了幫助自己消化食物。
答案:④因為雞沒有牙齒,不能嚼碎食物,只能依靠小石子和沙粒幫它磨碎食物,這樣食物就容易消化吸收了。
母雞的生活習(xí)性
筑巢
母雞通常把干草或者軟的植物鋪在一起作為產(chǎn)蛋的地點。
保護(hù)幼仔
在掠食者想要攻擊并掠食小雞時,會把小雞護(hù)在翅膀底下。這是先天性行為:指的是由動物體內(nèi)遺傳物質(zhì)決定的,是本物種的一種遺傳特性,不需要后天學(xué)習(xí),生來就有的一種行為能力,這種能力在適當(dāng)條件下,由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或激素調(diào)節(jié)就能表現(xiàn)出來。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經(jīng)過后天學(xué)習(xí),保護(hù)小雞是屬于母雞先天行為。
聲音對雞的影響
通常對驚嚇有很大反應(yīng),若驚嚇過度會導(dǎo)致幾天不產(chǎn)蛋。
相關(guān)閱讀故事:母雞咯咯噠的心事
母雞咯咯噠每天下一個蛋,下了蛋她就會唱一首歌,那首歌是這樣的:咯咯噠,咯咯噠,我又下蛋啦;咯咯噠,咯咯噠,我的蛋兒大;咯咯噠,咯咯噠,快來看看吧,咯咯噠,咯咯噠,我是美媽媽……
本來母雞咯咯噠一直都是快樂的,可是有一天她忽然有了心事。都是新搬來的鄰居羊先生的一句話,讓她再也快樂不起來了。羊先生是聽到母雞咯咯噠的歌聲才探出腦袋來的,他驚訝地叫道:“哎呀,你唱得好極了,可你的樣子比起公雞先生來,真是差遠(yuǎn)啦。”
母雞咯咯噠在水槽里照了照自己的影子,真的,公雞先生跟她比起來可漂亮多了:大紅的冠子,閃亮的羽毛,長長的尾巴,金色的爪子,走起路來昂著頭挺著胸,多神氣呀。母雞咯咯噠再看看自己:冠子小小的,羽毛不亮,尾巴不長,真的不怎么好看。
她再也不快樂了,下了蛋也不唱歌了,總是在想心事。后來,母雞咯咯噠決定出去走走。
母雞咯咯噠最先遇到的是一只大鳥,她正帶著孩子散步呢。“請問你是誰的媽媽?”母雞咯咯噠問。大鳥自豪地說:“我是孔雀媽媽呀。”
“天哪,我一直以為孔雀都是長著長長的尾巴,開屏?xí)r美極了。”母雞咯咯噠驚叫起來。“是的,那是孔雀爸爸,做媽媽的都像我這樣。”孔雀媽媽顯然一點也不介意,她笑著說:“做媽媽多幸福,那點美麗算什么?”
母雞咯咯噠想了想,這也許是對的。
這一次,她遇到了一只沒有角的梅花鹿。“嗨,你怎么有點怪怪的,你的角呢,弄丟了嗎?”母雞咯咯噠問。“沒有啊,我們母鹿就是這樣的。”那只梅花鹿笑著回答。
“真是奇怪,我一直以為所有的鹿都長著‘樹杈’呢,那多神氣。”母雞咯咯噠再次驚叫。母鹿搖搖頭:“那只是公鹿們用來打架決斗的武器罷了。”
原來是這樣呀,母雞咯咯噠明白了。
第三次,她遇到一只“大貓”,她正帶著“小貓”玩。“嗨,你們家的小貓咪真可愛。”母雞咯咯噠主動打招呼說。
媽媽還沒說話,“小貓”卻不高興了:“我不是小貓咪,我是小獅子。”“啊,小獅子?咯咯噠,別開玩笑了,你的鬃毛呢?”母雞咯咯噠才不相信小家伙的話呢。
“我們真的是獅子,鬃毛是雄獅才長的。”“大貓”也說。
“天哪,我還以為所有的獅子都有一頭威風(fēng)的長發(fā)呢。”母雞咯咯噠急得臉都紅了。
雌獅子撫摸著小獅子說:“我們沒有那神氣的頭飾,可我們的功勞最大,生養(yǎng)寶寶,教他們生活、捕獵,這都是我們的工作呀,連最厲害的雄獅也是媽媽教出來的呀。”
母雞咯咯噠突然覺得做媽媽很自豪,很幸福。她要趕快回去,做一個雞媽媽,去照顧自己的蛋寶寶,讓他們成為雞寶寶:有漂亮的小公雞,也有能干的小母雞。
母雞咯咯噠每天又開始唱起她的歌來了:咯咯噠,咯咯噠,我又下蛋啦;咯咯噠,咯咯噠,我的蛋兒大;咯咯噠,咯咯噠,快來看看吧,咯咯噠,咯咯噠,我是美媽媽……
羊先生到現(xiàn)在還不明白,這只看起來并不漂亮的母雞,為什么每天都這么快樂呢?
上一篇:宇宙的起源是怎么產(chǎn)生的?
下一篇:鉛筆是怎么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