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劃分星星亮度等級的方法 天文地理
天文地理 由小雪供稿在夜晚,天空中會出現(xiàn)很多星星,不同的星星亮度都不一樣。親愛的小伙伴們,你們知道是怎樣劃分星星亮度等級的嗎?下面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給大家分享具體劃分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劃分星星亮度等級的方法
為了考察星體的目視亮度,把最亮的星做為1等星,肉眼剛能看見的做為6等星,這就是視星等。視星等最早是由古希臘天文學(xué)家喜帕恰斯制定的,他把自己編制的星表中的1022顆恒星按照亮度劃分為6個等級,即1等星到6等星。1850年,英國天文學(xué)家普森發(fā)現(xiàn)1等星要比6等星亮100倍。
根據(jù)這個關(guān)系,星等被量化。重新定義后的星等,每級之間亮度則相差2.512倍,1勒克司(亮度單位)的視星等為-13.98。但1到6級星等并不能描述當(dāng)時發(fā)現(xiàn)的所有天體的亮度,天文學(xué)家引入了負星等的概念。這樣,整個視星等體系一直沿用至今。例如,牛郎星為0.77等,織女星為0.03等,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為-1.45等,太陽為-26.7等,滿月為-12.8等,金星最亮?xí)r為-4.6等?,F(xiàn)在地上最大的望遠鏡可以看到24等星,而哈勃望遠鏡則可以看到28等。
因為視星等是人們從地球上觀察星體亮度的度量,它實際上只相當(dāng)于光學(xué)中的照度;因為不同恒星與地球的距離不同,所以視星等并不能指示出恒星本身的發(fā)光強度。
星星形狀
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切物體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都有向中心聚集的趨勢。最集中的結(jié)果就是圓球形啊!星星雖然表面上是固體的,但是由于固體也是有變形性的,并且固體碎顆粒是可以移動的,這些都使它向球形轉(zhuǎn)變成為可能。
星星內(nèi)部的能量的活動使星星變的形狀不規(guī)則。但是,高山的石頭是受星星引力(萬有引力)而從高處向下滾的,河流將泥沙從高處帶到低洼的海洋(河流也是受星星的萬有引力而流動的)這些都是向中心集中的例子,它們都使星星由不規(guī)則變成球形。如果星星內(nèi)部停止活動,許多億年后,星星將可能變成一個非常標準的圓球形(離心力和其它天體的引力除外)。
許多小行星,由于自身的質(zhì)量比較小,導(dǎo)致自身引力比較小,而且星體一般是由比較堅硬的固體巖石構(gòu)成的,很難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完成向中心移動的過程,所以它們的形狀就是奇形怪狀的,有卵形的,有棒形的......許多。
但是由于多種原因,星星只是一個接近球形的橢球體。
星星亮度的表示方法
星星越亮,星等就越小。在地球上測出的星等叫視星等;歸算到離地球10秒差距處的星等叫絕對星等。使用對不同波段敏感的檢測元件所測得的同一恒星的星等,一般是不相等的。目前最通用的星等系統(tǒng)之一是U(紫外)、B(藍)、V(黃)三色系統(tǒng)(見測光系統(tǒng)“class=link>測光系統(tǒng)”),B和V分別接近照相星等和目視星等。二者之差就是常用的色指數(shù)。太陽的V=-26.74等,絕對目視星等M=+4.83等,色指數(shù)B-V=0.63,U-B=0.12。由色指數(shù)可以確定色溫度。
離人們距離近的星星它的發(fā)光能力強,因此人們看到它就很亮??墒?,即使發(fā)光能力相當(dāng)強的星星,假如離人們十分遙遠,那么它的亮度可能還比不上比它的發(fā)光能力差好幾萬倍的星星呢。
比如,有一顆叫“心宿二”的恒星,它的體積大約是太陽的2.2億倍,發(fā)光能力也大約是太陽的5萬倍,但因為它離地球有410光年,人們只可以看到它是一顆閃爍著紅光的亮星。假如將“心宿二”移到太陽的位置,它射出來的光及熱就會把地球烤成什么都消失了的大石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