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中國意境的極致之美! 古建筑設計
文化常識 由優(yōu)爾供稿每個人
都具有創(chuàng)造的潛能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讓世界看見你
無限可能
中國人謙遜克制
講究“盈滿則溢”
凡事留有余地
因而中國美學
疏而不空,滿而不溢
留有想象的空間
以及無限的可能
東晉時期
太尉庚亮因叛亂逃出京都
打算聯(lián)合陶侃征討叛軍
陶侃和庚亮一同吃飯時
端上來一盤薤頭
庚亮吃的時候留下薤頭根部的薤白
陶侃不解地問:
“為什么留下薤白呢?”
庾亮答:
“還可以種。”
這就是“留白”這個典故的由來
凡事留有余地,不要窮盡
宋是一個文明高峰
宋汝窯
是一千年了不起的大名牌
唐三彩都是花花綠綠的
但宋敢在花花綠綠中提出素樸風格

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
素色,無花
亞光,霧面
沒有一絲絲的花邊與火氣
完全不炫技巧
最好的表現(xiàn),就是不表現(xiàn)
不露一點技巧,不露一絲炫耀
莊子說:
“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虛寂生智慧,空曠生明朗,
“虛室生白”,也就是“留白”。

我們生活在喧囂與吵鬧之中
內心的充斥
是生活瑣事里的繁雜與沖撞
密密匝匝,呼吸沉悶
而懂得留白的居室
則營造出沉穩(wěn)安謐,寧靜致遠的已經
生活總需要一個出口
去釋放那些密不透風的沉悶
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
關乎心靈的自由
懂得留白的生活
才會簡單并快樂
中國畫的最高境界
在于水墨留白
一紙筆落,留白三分,韻味悠長
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石如稱
“字畫疏處可使走馬,
密處不使透風,
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
講的就是留白的妙處

馬遠 《寒江獨釣》
南宋馬遠《寒江獨釣圖》
一舟,一漁翁,無水
讀來煙波浩渺
這是留白的效果,說了
但不說透,任你去遐想
名家作畫
都是惜墨如金,計白當黑
清八大山人
石濤的畫
大部分是空白
空靈虛幽,如散僧入圣

齊白石畫作《蝦》
徐悲鴻畫作《馬》
我們觀齊白石的蝦
便能感受到水的清澈
賞徐悲鴻的馬
便能體味到風的速度
板橋畫竹
稀稀落落幾筆
風骨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