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寒節(jié)氣的民俗及養(yǎng)生要點 節(jié)日習俗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在大寒之后又會回到立春,這時開始新的一年,又是一個輪回。所以大寒的來臨也代表了一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下面是9252兒童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寒節(jié)氣的民俗及養(yǎng)生要點,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大寒節(jié)氣的民俗
1、祭灶送灶神祈求神明保佑
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令菩薩”或“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稱“灶君公”。傳說他是負責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
2、迎新掃塵準備年貨
大寒節(jié)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因此,這樣的節(jié)氣中,除順應節(jié)氣干農活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腌制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制雞鴨魚肉等各種年肴。
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舊時大寒時節(jié)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討得新年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jié)日意味更加濃厚。
1.貼春聯,貼門神:春聯表達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愿望,門神則有辟邪之用。
2.祭祖:表示著后備兒孫節(jié)日之際不忘先人,并祈求得到祖先的庇佑。
3.守歲:一家人圍爐團坐,達旦不寐。
4.生旺火:除夕守歲時,屋外點起篝火,火越旺越好,寓意人丁興旺,五谷豐登。
5.吃年夜飯:傳統(tǒng)年夜飯的名堂很多,一般餃子、餛飩是必備的,取其形狀如同元寶,寓意來年財源滾滾。“魚”諧音“余”,也是年飯桌上年年有余的吉祥菜品。
6.給壓歲錢:“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輩磕頭,老輩給錢”。壓歲錢不僅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更有長輩的庇佑,讓孩子們在除舊迎新之際多了幾分欣喜。
7.放爆竹: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聲除舊迎新。
3、北方人冰嬉
冰嬉亦稱“冰戲”,是我國北方人民一項傳統(tǒng)的體育活動。小寒大寒,滴水成冰,進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除了要多穿衣多保暖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家也可以開展滑冰運動啦。其實,滑冰在我國是一項歷史久遠的運動。冰嬉作為我國北方人民一項傳統(tǒng)的體育活動,其由來已早,但具體起源于何時,現無確切考證。
大寒節(jié)氣養(yǎng)生要點
注意暖腳
大寒的時候天氣冷,有一句話叫做寒從腳底生,所以說做好腳部的保暖是很重要的。當我們的腳不冷了,心臟的功能會比較好,人也會比較有活力。建議大家要在出門的時候穿上加絨的厚棉鞋,不要穿一些單薄的鞋子,襪子也要選擇保暖的。
在晚上回家了之后,可以泡腳,每天幾分鐘的時間,就能達到良好的保健效果。泡腳時的水溫應該控制在40到50度之間,不能太高,避免燙傷。泡腳之后及時的把腳給擦干,涂抹上一些護膚霜,然后穿上襪子,這樣就不會感覺到冷了。
適宜的運動
大寒的時候不要以為應該一直窩著不動,這樣看似能保存體力,但是實際上是不利于健康的。我們應該適當的運動,做一些低強度的項目,比如說快走和健美操、瑜伽。在家里鍛煉即可,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在10點或者下午3點到戶外鍛煉。
減少進補
減少進補,為什么呢?小寒時節(jié)是需要進補,但大寒時節(jié)卻不推薦進補了。而且這個時間段,一定要記得,適量開始減少你的進補量。這是因為春天將至,萬物復蘇,有待人體陽氣的生發(fā)。適宜吃些生姜、大蔥、辣椒等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飲食不宜過咸,切忌寒冷食品。
營養(yǎng)科專家表示,大寒進補宜“封藏”,但進補到這時需收尾,偶爾吃些狗肉、羊肉無妨,為了逐漸適應春季升發(fā)的季節(jié)特點,可適當吃些白菜、油菜、胡蘿卜、菜花等蔬菜,此外,還需多飲水。
大寒時節(jié),護心暖腳,注意飲食,適宜的運動,調節(jié)情志,那么我們就可以很快渡過寒冷的冬天了,身體棒棒的,來年也不易生病哦。
注意保護心臟
大寒是冬季比較冷的節(jié)氣,因為天氣寒冷人的毛孔也會收縮,血液的流動就會變慢,這樣會加重心臟負擔,所以比較容易出現心腦血管方面的問題。在接近年關的時候人們也比較操勞。保護心臟很重要。
早睡晚起
所謂“養(yǎng)陰”,其實指的是陽氣收藏。中醫(yī)認為,從秋天起要早睡早起,而到了寒冬,則應該早睡晚起。此外,還得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才能順應自然界陽氣收藏、潛藏的特點。
如果違背了自然界秋冬陽氣收藏的規(guī)律會導致“傷肺”,冬天容易發(fā)生“痿厥”的疾病。比如秋冬季節(jié)慢性胃腸炎,肌肉萎縮、疼痛等疾病等容易發(fā)生;肺性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等)在秋冬也容易復發(fā)。因此,有以上這些病史的老年人在此節(jié)氣中尤其要注意保暖,早晚要少出門,避免感冒。早上應盡可能晚起,中午或下午可到戶外活動一個小時左右,外出時一定要加穿外套,好戴上帽子、圍上圍巾。
大寒時節(jié)養(yǎng)肺食譜
一、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原料:鮮白茅根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做法
1、豬肺洗凈切塊,放入沸水中氽燙去血水,撈起沖洗干凈。
2、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大塊;白茅根洗凈,切成小段;陳皮用水浸軟,刮去白瓢。
3、瓦煲內注入適量清水,放入豬肺、雪梨、白茅根和陳皮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涼血、助消化。
適宜:肝炎、肝硬化、氣管炎及肺炎患者。
二、蓮藕排骨湯
原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鹽10克,胡椒粉3克,大蔥10克,姜7克。
做法
1、豬排骨洗凈,剁成4厘米長的塊。
2、蓮藕擇洗干凈,刮去皮,放在案板上用力拍破,切成同排骨同樣在小的塊。
3、高壓鍋中倒入適量開水,放入豬排骨、蓮藕,放入蔥段、姜片、精鹽、胡椒粉,蓋上鍋蓋。
4、放在旺火上燒開后,轉用文火燉20分鐘后即可上桌。
功效:補脾益肺。
適宜:任何體質。
三、太子參百合瘦肉湯
原料: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豬瘦肉150克。
做法
1、瘦肉洗凈,切厚塊;太子參、百合、羅漢果洗凈。
2、用料放入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
功效:清潤肺燥,益肺生津。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補肺健脾,益氣生津;百合性甘、微寒,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羅漢果甘、酸,性涼,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潤肺化痰等功效。故此湯具有益氣生津、潤肺止咳之功。適宜氣虛肺燥而見咳喘氣短、口干咽干、咳嗽者飲用。
適宜:氣虛肺燥、咳喘氣短、口干渴飲、燥熱傷肺者。
四、菜干鴨腎蜜棗湯
原料:臘鴨腎4個,豬瘦肉100克,白菜干250克,蜜棗5個。
做法
1、白菜干用清水浸軟,洗凈,切段,臘鴨腎洗凈,用溫水稍浸,切厚件,瘦豬肉洗凈。
2、把全部材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3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清燥潤肺,止咳生津。
適宜:干咳無痰、咽喉干燥者。
五、麥冬生地飲
原料:麥冬、玄參、生地、甘草各10克泡茶。
做法
以上4味中藥飲片混合后置于瓦鍋中,加水3碗,文火煎煮30-45分鐘,趁熱服下。
功效:滋陰降火、生津止渴。
適宜人群:陰虛火旺,火熱上炎見咽痛、口渴、煩熱者,如咽喉疼痛明顯可加金銀花同泡。
六、雪梨甘蔗汁
雪梨是一種非常有營養(yǎng)的水果,特別適合在冬季吃,因為雪梨對潤肺止咳非常有功效,兩者一起做成飲品,味道甘甜而且營養(yǎng)豐富。
材料:雪梨2只,荸薺、甘蔗去皮各300克。
做法
二者榨汁同服。
功效:潤肺生津、利尿通淋。
適宜人群:肺陰不足,伴咳嗽、咽痛、口干、小便淋澀不暢者。
七、雪梨南杏瘦肉湯
原料:雪梨4個,南杏30克,瘦豬750克。
做法
用料同時放入瓦煲內煲滾后,改文火煲2小時即可。
功效:南杏性微溫,味苦、辛,具有補肺潤燥止咳喘功效。本湯具有生津潤燥、止咳化痰之功。
八、冰糖銀耳羹
這個更是我們常見的家常菜,而且,人人都會做,但是,千萬別小看它的功效,首先冰糖對養(yǎng)肺就有幫助,再加上白色的銀耳,這款糖水喝起來非常的甜美,而且,因為有銀耳的存在,對養(yǎng)肺非常好,大寒喝上一碗冰糖銀耳羹,美味加健康。
原料:銀耳10克,冰糖
做法
1、銀耳先沖洗幾遍,然后放入碗內加冷開水浸泡(沒過銀耳即可)。
2、浸泡1小時左右,此時銀耳發(fā)脹,然后挑去雜物。
3、接著把銀耳和適量冰糖放入碗內,再加入適量冷開水,一起隔水燉2到3個小時即可。
功效:銀耳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起保肝作用;銀耳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原性心臟病有一定療效。
九、糯米藕
原料:藕1根,糯米50克,白糖20克,紅糖50克,紅棗干10克
做法
1、糯米浸泡4小時以上,瀝干水份待用。
2、藕洗干凈刮干凈表皮,從一頭切去2厘米長。
3、灌入糯米??捎每曜由晕⑼币幌拢恢劣谘b的太松散,也不要使勁捅,太緊了蒸熟后會膨脹。
4、填滿后,蓋上步驟2切掉的藕,并用牙簽封上。
5、鍋內放水與藕齊平,加入紅白糖,放栆干,大火煮開后小火煮一個小時。
6、取出放涼后,切片澆上湯汁食用。
功效:潤肺止咳、安神去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