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鶚《眼兒媚·一寸橫波惹春留》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厲鶚《眼兒媚·一寸橫波惹春留》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眼兒媚·一寸橫波惹春留》原文
《眼兒媚·一寸橫波惹春留》
厲鶚
一寸橫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妝殘粉薄,矜嚴(yán)消盡,只有溫柔。
當(dāng)時底事匆匆去?悔不載扁舟。分明記得,吹花小徑,聽雨高樓。
《眼兒媚·一寸橫波惹春留》譯文
一雙美目,惹得春天都留住了腳步,何止是用“秋波”來形容它最相宜。她淡妝薄粉,拋棄了所有矜持與嚴(yán)肅,只留下一片動人的溫柔。
當(dāng)時究竟為什么匆匆離去?后悔沒有和你一起泛舟五湖。永遠(yuǎn)都清楚地記得,那條曾經(jīng)吹簫的小徑,還有那座共同聽雨的高樓。
《眼兒媚·一寸橫波惹春留》的注釋
橫波:喻目光。
底事:何故。
載扁舟:猶言同行。
吹花:猶言迎風(fēng),語出《詩·鄭風(fēng)·籜兮》:“風(fēng)其吹女。”與下句“聽雨”對仗。
簡短詩意賞析
詞牌“眼兒媚”,首句即詠美人雙目。一般人們喜用“秋水”形容美人的眼睛,詞人的比喻顯得十分新穎。“妝殘”三句刻畫美人的情態(tài),活色生香。下片追憶前情,悔不曾與享回隱五湖,“分明”以下,以兩個刻骨銘心的場景傳遞出無窮的悔恨。
作者簡介
厲鶚(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xué)家,浙西詞派中堅人物??滴跷迨拍昱e人,屢試進(jìn)士不第。家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jì)事》、《樊榭山房集》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金縷曲·贈梁汾》”的原文翻譯
2、“秋瑾《菩薩蠻·寄女伴》”的原文翻譯
3、“陳克《謁金門·花滿院》”的原文翻譯
4、“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的原文翻譯
5、“溫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鸚鵡》”的原文翻譯

《眼兒媚·一寸橫波惹春留》
厲鶚
一寸橫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妝殘粉薄,矜嚴(yán)消盡,只有溫柔。
當(dāng)時底事匆匆去?悔不載扁舟。分明記得,吹花小徑,聽雨高樓。
《眼兒媚·一寸橫波惹春留》譯文
一雙美目,惹得春天都留住了腳步,何止是用“秋波”來形容它最相宜。她淡妝薄粉,拋棄了所有矜持與嚴(yán)肅,只留下一片動人的溫柔。
當(dāng)時究竟為什么匆匆離去?后悔沒有和你一起泛舟五湖。永遠(yuǎn)都清楚地記得,那條曾經(jīng)吹簫的小徑,還有那座共同聽雨的高樓。
《眼兒媚·一寸橫波惹春留》的注釋
橫波:喻目光。
底事:何故。
載扁舟:猶言同行。
吹花:猶言迎風(fēng),語出《詩·鄭風(fēng)·籜兮》:“風(fēng)其吹女。”與下句“聽雨”對仗。
簡短詩意賞析
詞牌“眼兒媚”,首句即詠美人雙目。一般人們喜用“秋水”形容美人的眼睛,詞人的比喻顯得十分新穎。“妝殘”三句刻畫美人的情態(tài),活色生香。下片追憶前情,悔不曾與享回隱五湖,“分明”以下,以兩個刻骨銘心的場景傳遞出無窮的悔恨。
作者簡介
厲鶚(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xué)家,浙西詞派中堅人物??滴跷迨拍昱e人,屢試進(jìn)士不第。家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jì)事》、《樊榭山房集》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金縷曲·贈梁汾》”的原文翻譯
2、“秋瑾《菩薩蠻·寄女伴》”的原文翻譯
3、“陳克《謁金門·花滿院》”的原文翻譯
4、“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的原文翻譯
5、“溫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鸚鵡》”的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