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納蘭性德《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原文
《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
納蘭性德
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誰邊。
紫玉釵斜燈影背,紅綿粉冷枕函偏。相看好處卻無言。
《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譯文
你像仙子一樣流落世間十八年,你吹花嚼蕊,多才多藝,品性高潔,尤其擅長彈奏琵琶,寄托冰清玉潔的情懷。現(xiàn)在你把多情的心靈托付給了“我”。
在朦朧迷離的燈影里,你頭上玉釵斜橫,嬌美的面龐上輕施淡妝,斜倚在枕函邊上。“我”只能脈脈地欣賞著你的美麗,卻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的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shù)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這首詞為四十二字。
十八年:結(jié)婚時候納蘭妻子盧氏剛好十八歲。在《仙吏傳》(東方朔傳)中記載,東方朔未死時候,曾對周舍郎說過:“天下沒有一個人能夠懂得我,真正懂我的人只有太王公一個人。”等到東方朔死后,漢武帝得知此語,馬上召喚太王公詢問:“你知道東方朔嗎?”太王公回答說:“不知道。”漢武帝詢問太王公才知,他很擅長星象觀測。他告訴漢武帝:“天上諸星都在,單獨只有歲星十八年不見,今時才復(fù)見。”聽此,漢武帝仰天長嘆:“東方朔在朕身邊十八年,而朕竟不知他是歲星。”然后,漢武帝神色凄慘,郁郁不樂。
吹花嚼蕊:反復(fù)推敲聲律、詞藻。
冰弦:琴弦。據(jù)《太真外傳》,拘彌國琵琶弦,為冰蠶絲所制。
“紫玉”句:紫玉釵,辭出蔣防《霍小玉傳》。燈影背,湯顯祖《紫釵記》:“燭花無賴,背銀缸、暗擘瑤釵。”
紅棉:周邦彥《蝶戀花》詞:“淚花落枕紅棉冷。”
枕函:古以木或瓷制枕,中空可藏物,因稱枕函。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主要描寫的是一對夫婦的新婚畫面。此詞首句即告知主人公已十八歲,塵世行走多年。在這里納蘭運用東方朔的典故。此典故足可說明“十八年”彌足珍貴,也暗示主人公之將結(jié)束歲星式生活,“墮”人世間,但這是注定的,也只有嘆惋吁惜可慰主人公。另外,主人公之素愛“吹花嚼蕊”,甚至“弄冰弦”,也只孤單一人,所以發(fā)出“多情情寄阿誰邊”也屬正常。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秋雨夜眠》”的原文翻譯
2、“蔣捷《昭君怨·擔子挑春雖小》”的原文翻譯
3、“曹雪芹《五美吟·虞姬》”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女冠子·含嬌含笑》”的原文翻譯
5、“韓愈《柳州羅池廟碑》”的原文翻譯

《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
納蘭性德
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誰邊。
紫玉釵斜燈影背,紅綿粉冷枕函偏。相看好處卻無言。
《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譯文
你像仙子一樣流落世間十八年,你吹花嚼蕊,多才多藝,品性高潔,尤其擅長彈奏琵琶,寄托冰清玉潔的情懷。現(xiàn)在你把多情的心靈托付給了“我”。
在朦朧迷離的燈影里,你頭上玉釵斜橫,嬌美的面龐上輕施淡妝,斜倚在枕函邊上。“我”只能脈脈地欣賞著你的美麗,卻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的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shù)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這首詞為四十二字。
十八年:結(jié)婚時候納蘭妻子盧氏剛好十八歲。在《仙吏傳》(東方朔傳)中記載,東方朔未死時候,曾對周舍郎說過:“天下沒有一個人能夠懂得我,真正懂我的人只有太王公一個人。”等到東方朔死后,漢武帝得知此語,馬上召喚太王公詢問:“你知道東方朔嗎?”太王公回答說:“不知道。”漢武帝詢問太王公才知,他很擅長星象觀測。他告訴漢武帝:“天上諸星都在,單獨只有歲星十八年不見,今時才復(fù)見。”聽此,漢武帝仰天長嘆:“東方朔在朕身邊十八年,而朕竟不知他是歲星。”然后,漢武帝神色凄慘,郁郁不樂。
吹花嚼蕊:反復(fù)推敲聲律、詞藻。
冰弦:琴弦。據(jù)《太真外傳》,拘彌國琵琶弦,為冰蠶絲所制。
“紫玉”句:紫玉釵,辭出蔣防《霍小玉傳》。燈影背,湯顯祖《紫釵記》:“燭花無賴,背銀缸、暗擘瑤釵。”
紅棉:周邦彥《蝶戀花》詞:“淚花落枕紅棉冷。”
枕函:古以木或瓷制枕,中空可藏物,因稱枕函。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主要描寫的是一對夫婦的新婚畫面。此詞首句即告知主人公已十八歲,塵世行走多年。在這里納蘭運用東方朔的典故。此典故足可說明“十八年”彌足珍貴,也暗示主人公之將結(jié)束歲星式生活,“墮”人世間,但這是注定的,也只有嘆惋吁惜可慰主人公。另外,主人公之素愛“吹花嚼蕊”,甚至“弄冰弦”,也只孤單一人,所以發(fā)出“多情情寄阿誰邊”也屬正常。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秋雨夜眠》”的原文翻譯
2、“蔣捷《昭君怨·擔子挑春雖小》”的原文翻譯
3、“曹雪芹《五美吟·虞姬》”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女冠子·含嬌含笑》”的原文翻譯
5、“韓愈《柳州羅池廟碑》”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納蘭性德《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