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江神子·送桂花吳憲時已有檢詳之命未赴闕》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為大家整理了吳文英《江神子·送桂花吳憲時已有檢詳之命未赴闕》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神子·送桂花吳憲時已有檢詳之命未赴闕》原文
《江神子·送桂花吳憲時已有檢詳之命未赴闕》
吳文英
天街如水翠塵空。建章宮。月明中。人未歸來,玉樹起秋風。寶粟萬釘花露重,催賜帶,過垂虹。
夜涼沈水繡簾櫳。酒香濃。霧濛濛。釵列吳娃,腰褭帶金蟲。三十六宮蟾觀冷,留不住,佩丁東。
《江神子·送桂花吳憲時已有檢詳之命未赴闕》譯文
京城臨安的接官街道已經灑掃清凈。明月掩映下的皇宮里,皇上也在等候著吳潛盡快來京任職。吳潛的人還沒有抵達京城,但他能干的聲名早已名聞京師。用片片寶玉拼鑲成的寶粟燈一盞盞高懸在宮闕前,在秋風中閃爍?;噬吓墒拐咚蛠砉賻зn給吳潛,催促他從速經水路赴京城到任。
秋夜沉沉,雖然涼意不斷透過門簾襲向宴會中人,但是宴席正趨在高潮中,大家酒杯交觴,頻頻向吳大人祝賀,酒酣耳熱之時,環(huán)視四周景物,都已處在霧蒙蒙一片模糊之中。酒宴上雖有成群姣娘侍立一旁侑酒助興,但吳潛入朝用的官服與馬匹都已準備妥當,隨時在催促吳大人趕路?;蕦m肅穆壯嚴,現在同樣都沉浸在秋夜融融的月色之中,這送別的盛宴雖情深意厚,終究留不住吳大人遵詔命身穿官服入朝為官去啊。
《江神子·送桂花吳憲時已有檢詳之命未赴闕》的注釋
江神子:詞牌名。一作“江城子”。單調,三十五字,五平韻。結有增一字,變三言兩句為七言一句者。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如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詞,及《夢窗詞集》中諸詞,即為雙調,七十字,上下片各八句五平韻。
吳憲:即吳潛,時在紹興任上,詞人入其幕矣,所以稱潛“吳憲”。檢詳:官名,即樞密院檢詳,掌朝廷機要文書。未赴闕:是言吳潛還沒有從紹興去臨安。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上片贊譽吳潛接到任命詔令后還未赴京時,其名聲已傳遍京師;下片敘寫夜宴中送別的情景。這首詞對南宋名臣吳潛即將入京為相寄以厚望,運用擬人手法,行文空靈有致,喜悅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間。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江神子·送桂花吳憲時已有檢詳之命未赴闕》
吳文英
天街如水翠塵空。建章宮。月明中。人未歸來,玉樹起秋風。寶粟萬釘花露重,催賜帶,過垂虹。
夜涼沈水繡簾櫳。酒香濃。霧濛濛。釵列吳娃,腰褭帶金蟲。三十六宮蟾觀冷,留不住,佩丁東。
《江神子·送桂花吳憲時已有檢詳之命未赴闕》譯文
京城臨安的接官街道已經灑掃清凈。明月掩映下的皇宮里,皇上也在等候著吳潛盡快來京任職。吳潛的人還沒有抵達京城,但他能干的聲名早已名聞京師。用片片寶玉拼鑲成的寶粟燈一盞盞高懸在宮闕前,在秋風中閃爍?;噬吓墒拐咚蛠砉賻зn給吳潛,催促他從速經水路赴京城到任。
秋夜沉沉,雖然涼意不斷透過門簾襲向宴會中人,但是宴席正趨在高潮中,大家酒杯交觴,頻頻向吳大人祝賀,酒酣耳熱之時,環(huán)視四周景物,都已處在霧蒙蒙一片模糊之中。酒宴上雖有成群姣娘侍立一旁侑酒助興,但吳潛入朝用的官服與馬匹都已準備妥當,隨時在催促吳大人趕路?;蕦m肅穆壯嚴,現在同樣都沉浸在秋夜融融的月色之中,這送別的盛宴雖情深意厚,終究留不住吳大人遵詔命身穿官服入朝為官去啊。
《江神子·送桂花吳憲時已有檢詳之命未赴闕》的注釋
江神子:詞牌名。一作“江城子”。單調,三十五字,五平韻。結有增一字,變三言兩句為七言一句者。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如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詞,及《夢窗詞集》中諸詞,即為雙調,七十字,上下片各八句五平韻。
吳憲:即吳潛,時在紹興任上,詞人入其幕矣,所以稱潛“吳憲”。檢詳:官名,即樞密院檢詳,掌朝廷機要文書。未赴闕:是言吳潛還沒有從紹興去臨安。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上片贊譽吳潛接到任命詔令后還未赴京時,其名聲已傳遍京師;下片敘寫夜宴中送別的情景。這首詞對南宋名臣吳潛即將入京為相寄以厚望,運用擬人手法,行文空靈有致,喜悅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間。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清照《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