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好事近·秋曉上蓮峰》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陸游《好事近·秋曉上蓮峰》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事近·秋曉上蓮峰》原文
《好事近·秋曉上蓮峰》
陸游
秋曉上蓮峰,高躡倚天青壁。誰與放翁為伴?有天壇輕策。
鏗然忽變赤龍飛,雷雨四山黑。談笑做成豐歲,笑禪龕楖栗。
《好事近·秋曉上蓮峰》譯文
秋日早晨攀登蓮峰,腳踩在那高聳入云、蒼青一色的崖壁上。誰與我相伴?惟有天壇山上的藤杖。
巨響聲中藤杖化而為龍,頃刻間陰云密布,電閃雷鳴,四周群山暗。談笑間,千里沃野受到神龍布雨的潤澤后,辛勤一年的農(nóng)民終于獲得了豐收,可笑終日陪伴著僧眾們誦經(jīng)念佛,卻是百無一用。
《好事近·秋曉上蓮峰》的注釋
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張子野詞》入“仙呂宮”。雙調(diào)四十五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以入聲韻為宜。
秋曉:秋天的早晨。蓮峰:指華山?!短接[》引《華山記》:“山頂有池,生千葉蓮花,因曰華山”。李白《占風》第十九首:“兩上蓮花峰。”此處指出詞人攀登的山峰。
躡(niè):踩,踏。倚天:形容極高。
放翁:陸游的號。
天壇:山名,即河南王屋山絕頂,傳說為軒轅祈天所。唐司馬承貞修道于此。宋人葉夢得《避暑錄話》:“余往自許昌歸,得天壇藤杖數(shù)十,外圓。”策:杖,此即指藤杖。
鏗(kēng)然:形容撞擊的聲音。忽變赤龍飛:據(jù)晉人葛洪《神仙傳》,壺公以一竹杖給費長房,費騎竹杖還家后,竹杖化為青龍。
禪龕(kān):供奉佛像的小閣子,此泛指禪房。楖栗(jí lì):木名,可作杖,后借為杖的代稱。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寫杖策華山,蓮花峰高大突兀,而腳踩“倚天青壁”來俯視人間,頗有“一覽眾山小”之凌云氣概。下片由杖引出化龍的神話傳說,進而生出以龍行雨,造福萬民的美好愿望,抒發(fā)出對逃避現(xiàn)實的人的鄙視。詞句雄奇豪邁,想象奇特,頗富浪漫主義色彩,詞人的思想、品性,在這浪漫主義色彩的烘托下,顯得高大、偉岸。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漁家傲·別恨長長歡計短》”的原文翻譯
2、“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的原文翻譯
4、“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譯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別》”的原文翻譯

《好事近·秋曉上蓮峰》
陸游
秋曉上蓮峰,高躡倚天青壁。誰與放翁為伴?有天壇輕策。
鏗然忽變赤龍飛,雷雨四山黑。談笑做成豐歲,笑禪龕楖栗。
《好事近·秋曉上蓮峰》譯文
秋日早晨攀登蓮峰,腳踩在那高聳入云、蒼青一色的崖壁上。誰與我相伴?惟有天壇山上的藤杖。
巨響聲中藤杖化而為龍,頃刻間陰云密布,電閃雷鳴,四周群山暗。談笑間,千里沃野受到神龍布雨的潤澤后,辛勤一年的農(nóng)民終于獲得了豐收,可笑終日陪伴著僧眾們誦經(jīng)念佛,卻是百無一用。
《好事近·秋曉上蓮峰》的注釋
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張子野詞》入“仙呂宮”。雙調(diào)四十五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以入聲韻為宜。
秋曉:秋天的早晨。蓮峰:指華山?!短接[》引《華山記》:“山頂有池,生千葉蓮花,因曰華山”。李白《占風》第十九首:“兩上蓮花峰。”此處指出詞人攀登的山峰。
躡(niè):踩,踏。倚天:形容極高。
放翁:陸游的號。
天壇:山名,即河南王屋山絕頂,傳說為軒轅祈天所。唐司馬承貞修道于此。宋人葉夢得《避暑錄話》:“余往自許昌歸,得天壇藤杖數(shù)十,外圓。”策:杖,此即指藤杖。
鏗(kēng)然:形容撞擊的聲音。忽變赤龍飛:據(jù)晉人葛洪《神仙傳》,壺公以一竹杖給費長房,費騎竹杖還家后,竹杖化為青龍。
禪龕(kān):供奉佛像的小閣子,此泛指禪房。楖栗(jí lì):木名,可作杖,后借為杖的代稱。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寫杖策華山,蓮花峰高大突兀,而腳踩“倚天青壁”來俯視人間,頗有“一覽眾山小”之凌云氣概。下片由杖引出化龍的神話傳說,進而生出以龍行雨,造福萬民的美好愿望,抒發(fā)出對逃避現(xiàn)實的人的鄙視。詞句雄奇豪邁,想象奇特,頗富浪漫主義色彩,詞人的思想、品性,在這浪漫主義色彩的烘托下,顯得高大、偉岸。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漁家傲·別恨長長歡計短》”的原文翻譯
2、“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的原文翻譯
4、“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譯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別》”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吳文英《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