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舜民《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為大家整理了張舜民《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原文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
張舜民
七朝文物舊江山。水如天。莫憑闌。千古斜陽,無處問長安。更隔秦淮聞舊曲,秋已半,夜將闌。
爭教潘鬢不生斑?斂芳顏。抹幺弦。須記琵琶,子細說因緣。待得鸞膠腸已斷,重別日,是何年?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譯文
登上賞心亭,看到江山依舊,而文物已非,想起七個朝代都在這里興國、繁榮和滅亡,憂心忡忡。盡管江水浩瀚、水天一色,卻不忍憑闌遠眺了。身在江南,心戀長安,坐罪遭貶,想要過問國事卻又不能。秦淮月亮格外明朗,照人無眠,聽到水上傳來音樂聲,更是感慨萬千。
這怎能不讓我中年鬢發(fā)斑白?臉上已失去笑容,回憶起當年琵琶彈奏著動聽的樂曲,似乎娓娓地訴說自己政治上的順利,那是何等地美好啊!期待有朝一日,朝廷重用,再回京師,使自己的仕途如斷弦重續(xù)。此地與友人別后,何時又能重別呢?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的注釋
江神子:詞牌名,又名《江城子》《水晶簾》等。唐五代詞多為單調,自三十五字至三十七字不等,平韻。至宋人始作雙調七十字,有平韻、仄韻兩體。
陳和叔:名陳睦,嘉祐六年(1061年)進士,累遷史館修撰。賞心亭:在金陵(今南京)城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為觀賞勝地。
七朝: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此處說“七朝”系指包括南唐在內的七個朝代。
舊曲:南朝后主陳叔寶所制《玉樹后庭花》,被視為亡國之音。
潘鬢:晉人潘岳富文才,美儀容,三十歲開始有白發(fā),后世即以“潘鬢”指中年鬢發(fā)斑白。
抹幺弦:抹,彈琵琶的一種手法。幺弦,指彈琵琶的第四弦。
子細:即仔細。因緣:佛家語,指產生結果的直接原因及造成這種結果的條件。因此相契謂之有緣,相乖謂之無緣。
鸞膠:相傳海上有鳳麟州,州上的仙人能用鳳喙麟角所煎成的膏膠結斷弦,人們稱這種膏為續(xù)弦膠或鸞膠。據(jù)《海內十洲記.鳳麟洲》載,西海中有鳳麟洲,多仙家,煮鳳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續(xù)弓弩已斷之弦,名續(xù)弦膠,亦稱“鸞膠”。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為作者南貶途中與友人會于金陵賞心亭時所作。上片寫登臨懷古,憂心國事。下片回思往事,嗟嘆來日。此詞追溯往事,寄慨身世,內容豐富,飽含懷古傷今之情,深寓人世滄桑之感。
作者簡介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huán)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jiān)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兆跁r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
張舜民
七朝文物舊江山。水如天。莫憑闌。千古斜陽,無處問長安。更隔秦淮聞舊曲,秋已半,夜將闌。
爭教潘鬢不生斑?斂芳顏。抹幺弦。須記琵琶,子細說因緣。待得鸞膠腸已斷,重別日,是何年?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譯文
登上賞心亭,看到江山依舊,而文物已非,想起七個朝代都在這里興國、繁榮和滅亡,憂心忡忡。盡管江水浩瀚、水天一色,卻不忍憑闌遠眺了。身在江南,心戀長安,坐罪遭貶,想要過問國事卻又不能。秦淮月亮格外明朗,照人無眠,聽到水上傳來音樂聲,更是感慨萬千。
這怎能不讓我中年鬢發(fā)斑白?臉上已失去笑容,回憶起當年琵琶彈奏著動聽的樂曲,似乎娓娓地訴說自己政治上的順利,那是何等地美好啊!期待有朝一日,朝廷重用,再回京師,使自己的仕途如斷弦重續(xù)。此地與友人別后,何時又能重別呢?
《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的注釋
江神子:詞牌名,又名《江城子》《水晶簾》等。唐五代詞多為單調,自三十五字至三十七字不等,平韻。至宋人始作雙調七十字,有平韻、仄韻兩體。
陳和叔:名陳睦,嘉祐六年(1061年)進士,累遷史館修撰。賞心亭:在金陵(今南京)城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為觀賞勝地。
七朝: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此處說“七朝”系指包括南唐在內的七個朝代。
舊曲:南朝后主陳叔寶所制《玉樹后庭花》,被視為亡國之音。
潘鬢:晉人潘岳富文才,美儀容,三十歲開始有白發(fā),后世即以“潘鬢”指中年鬢發(fā)斑白。
抹幺弦:抹,彈琵琶的一種手法。幺弦,指彈琵琶的第四弦。
子細:即仔細。因緣:佛家語,指產生結果的直接原因及造成這種結果的條件。因此相契謂之有緣,相乖謂之無緣。
鸞膠:相傳海上有鳳麟州,州上的仙人能用鳳喙麟角所煎成的膏膠結斷弦,人們稱這種膏為續(xù)弦膠或鸞膠。據(jù)《海內十洲記.鳳麟洲》載,西海中有鳳麟洲,多仙家,煮鳳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續(xù)弓弩已斷之弦,名續(xù)弦膠,亦稱“鸞膠”。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為作者南貶途中與友人會于金陵賞心亭時所作。上片寫登臨懷古,憂心國事。下片回思往事,嗟嘆來日。此詞追溯往事,寄慨身世,內容豐富,飽含懷古傷今之情,深寓人世滄桑之感。
作者簡介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huán)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jiān)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兆跁r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綱《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