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中秋無月同諸子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蘇轍《中秋無月同諸子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無月同諸子二首·其二》原文
《中秋無月同諸子二首·其二》
蘇轍
捲衣?lián)Q斗酒,欲飲月明中。
坐看浮云合,遙憐四海同。
清光知未泯,來歲尚無窮。
且盡樽中淥,高眠聽雨風(fēng)。
《中秋無月同諸子二首·其二》譯文
中秋夜,拿衣服換了一斗酒,想要對酒賞月。
可惜天空浮云密布,遮蔽了那一輪明月,想到四海之內(nèi)都是如此,心生憐惜。
就算看不到,我也知道月亮的清光沒有喪失,還有無窮個(gè)來年可以照耀。
暫且將杯中的殘酒一飲而盡,聽著瀟瀟風(fēng)雨聲高臥入眠吧。
《中秋無月同諸子二首·其二》的注釋
捲:同“卷”。
四海:指天下、全國。
泯:消滅;喪失。
且:暫且,姑且。
作者簡介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jìn)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shí),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兆诹?,徙永州、岳州復(fù)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愈《題榴花》”的原文翻譯
2、“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3、“秦觀《點(diǎn)絳唇·醉漾輕舟》”的原文翻譯
4、“謝靈運(yùn)《登池上樓》”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的原文翻譯

《中秋無月同諸子二首·其二》
蘇轍
捲衣?lián)Q斗酒,欲飲月明中。
坐看浮云合,遙憐四海同。
清光知未泯,來歲尚無窮。
且盡樽中淥,高眠聽雨風(fēng)。
《中秋無月同諸子二首·其二》譯文
中秋夜,拿衣服換了一斗酒,想要對酒賞月。
可惜天空浮云密布,遮蔽了那一輪明月,想到四海之內(nèi)都是如此,心生憐惜。
就算看不到,我也知道月亮的清光沒有喪失,還有無窮個(gè)來年可以照耀。
暫且將杯中的殘酒一飲而盡,聽著瀟瀟風(fēng)雨聲高臥入眠吧。
《中秋無月同諸子二首·其二》的注釋
捲:同“卷”。
四海:指天下、全國。
泯:消滅;喪失。
且:暫且,姑且。
作者簡介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jìn)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shí),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兆诹?,徙永州、岳州復(fù)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愈《題榴花》”的原文翻譯
2、“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3、“秦觀《點(diǎn)絳唇·醉漾輕舟》”的原文翻譯
4、“謝靈運(yùn)《登池上樓》”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杜牧《秋夕》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