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禁林春直》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昉《禁林春直》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禁林春直》原文
《禁林春直》
李昉
疏簾搖曳日輝輝,直閣深嚴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晝永,八方無事詔書稀。
樹頭百囀鶑鶑語,梁上新來燕燕飛。
豈合此身居此地,妨賢尸祿自知非。
《禁林春直》譯文
疏疏的竹簾在輕風中搖曳,太陽燦爛輝煌。我當值的樓閣多么莊嚴,閣門一半兒開開,一半兒掩上。
看繁花開滿庭院,春天的白晝分外悠長。海內(nèi)處處都平定安泰,君王詔書很少傳達四方。
樹梢上黃鶯婉囀地歌唱,新來的燕子在梁間歡樂飛翔。
難道我真配待在這樞要地方?我深知自己白白享受著俸祿,妨礙了真正的賢才來作國家棟梁。
《禁林春直》的注釋
禁林春直:春天在翰林院值班。
禁林:內(nèi)廷。春直,春日值班。直,值班。
疏簾:薄而透明的簾幌之類。
日輝輝:形容陽光明亮閃爍的樣子。
直閣:值班的館閣?!端螘罚?ldquo;中書李昉、知制誥盧多遜,并宜學士院,蓋其始也。”
八方:即四方(東、南、西、北)四隅(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之總稱?!妒酚?middot;司馬相如列傳》:“六合之內(nèi),八方之外,浸浮衍溢。”此代指國家。
詔書:皇帝下的命令、文書。
鶑鶑(yīng):即“鶯鶯”,與下文“燕燕”指自然界鶯飛燕舞,一片明媚春光。
豈合:難道應(yīng)該。
妨賢尸祿:受祿而不盡職,妨害賢人晉升。這是詩者自謙的話。妨賢,阻抑賢人不得進用。典出《漢書·王尊傳》: “趣自避退,毋久妨賢。”
尸祿:尸位受祿。典出《漢書·鮑宣傳》: “以茍容曲從為賢,以拱默尸祿為智。”顏師古注:“尸,主也。不憂其職,但主受祿而已。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描寫詩人作為太平宰相,在翰林院值班時所見春日熙熙、鶯歌燕舞的融和景色。由此一院寧靜和平的物象,引出對于“八方無事”的盛世的贊頌。即小見大,筆致清麗,歌詠承平光景而不落頌圣的俗套。
作者簡介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遠,漢族,深州饒陽(今河北饒陽縣)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學家。后漢乾佑年間(948年)進士。累官至右拾遺、集賢殿修撰。后周時任集賢殿直學士、翰林學士。宋初為中書舍人。宋太宗時任參知政事、平章事。以特進、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贈司徒,謚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詩風,為“白體詩”代表人物之一。典誥命共三十余年,曾參與編寫宋代四大類書中的三部(《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黃庭堅《滿庭芳·茶》”的原文翻譯
2、“陸游《東湖新竹》”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賀新郎·賦琵琶》”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一叢花·詠并蒂蓮》”的原文翻譯
5、“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的原文翻譯

《禁林春直》
李昉
疏簾搖曳日輝輝,直閣深嚴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晝永,八方無事詔書稀。
樹頭百囀鶑鶑語,梁上新來燕燕飛。
豈合此身居此地,妨賢尸祿自知非。
《禁林春直》譯文
疏疏的竹簾在輕風中搖曳,太陽燦爛輝煌。我當值的樓閣多么莊嚴,閣門一半兒開開,一半兒掩上。
看繁花開滿庭院,春天的白晝分外悠長。海內(nèi)處處都平定安泰,君王詔書很少傳達四方。
樹梢上黃鶯婉囀地歌唱,新來的燕子在梁間歡樂飛翔。
難道我真配待在這樞要地方?我深知自己白白享受著俸祿,妨礙了真正的賢才來作國家棟梁。
《禁林春直》的注釋
禁林春直:春天在翰林院值班。
禁林:內(nèi)廷。春直,春日值班。直,值班。
疏簾:薄而透明的簾幌之類。
日輝輝:形容陽光明亮閃爍的樣子。
直閣:值班的館閣?!端螘罚?ldquo;中書李昉、知制誥盧多遜,并宜學士院,蓋其始也。”
八方:即四方(東、南、西、北)四隅(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之總稱?!妒酚?middot;司馬相如列傳》:“六合之內(nèi),八方之外,浸浮衍溢。”此代指國家。
詔書:皇帝下的命令、文書。
鶑鶑(yīng):即“鶯鶯”,與下文“燕燕”指自然界鶯飛燕舞,一片明媚春光。
豈合:難道應(yīng)該。
妨賢尸祿:受祿而不盡職,妨害賢人晉升。這是詩者自謙的話。妨賢,阻抑賢人不得進用。典出《漢書·王尊傳》: “趣自避退,毋久妨賢。”
尸祿:尸位受祿。典出《漢書·鮑宣傳》: “以茍容曲從為賢,以拱默尸祿為智。”顏師古注:“尸,主也。不憂其職,但主受祿而已。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描寫詩人作為太平宰相,在翰林院值班時所見春日熙熙、鶯歌燕舞的融和景色。由此一院寧靜和平的物象,引出對于“八方無事”的盛世的贊頌。即小見大,筆致清麗,歌詠承平光景而不落頌圣的俗套。
作者簡介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遠,漢族,深州饒陽(今河北饒陽縣)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學家。后漢乾佑年間(948年)進士。累官至右拾遺、集賢殿修撰。后周時任集賢殿直學士、翰林學士。宋初為中書舍人。宋太宗時任參知政事、平章事。以特進、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贈司徒,謚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詩風,為“白體詩”代表人物之一。典誥命共三十余年,曾參與編寫宋代四大類書中的三部(《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黃庭堅《滿庭芳·茶》”的原文翻譯
2、“陸游《東湖新竹》”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賀新郎·賦琵琶》”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一叢花·詠并蒂蓮》”的原文翻譯
5、“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秦觀《春日五首·其三》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