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課文_一年級語文《西柏坡》知識點 一年級語文
一年級語文 由優(yōu)爾供稿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持續(xù)短,所以說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增加一些游戲性和故事性,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調動他們的注意力。下面是9252兒童網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西柏坡》課文與知識點,希望你喜歡。
西柏坡課文
太行山有個山窩窩,
山窩窩里面石頭多,
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
經得起磕碰經得起磨。
石磨邊走出了新中國,
俺這里就叫西柏坡。
《西柏坡》知識點
叫、多、坡、起、行、里、面、得
經:經過、經歷、經理、經文
碰:碰面、碰頭
叫:叫聲、喊叫
就:就是、成就
窩:鳥窩、心窩
柏:柏樹、松柏
起:起床、起來、一起、起立
坡:山坡、高坡、坡地、上坡
行:同行、行業(yè)、銀行、太行山
《西柏坡》教案
設計理念
西柏坡,山窩窩,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革命精神代代傳。本文的教學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在自主朗讀、背誦兒歌的活動中識字、寫字,在語言文字的陶冶中感受祖國語言的趣味,從而增強識字、寫字的興趣,在主動識寫中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后的字,并寫得正確、工整、美觀。
2、自主背誦兒歌,感悟從西柏坡流傳至今的革命精神。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從字里行間感悟從西柏坡流傳至今的革命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有關西柏坡的課件(圖片及文字介紹)。
學生:通過收集圖片,或查閱資料,或向他人請教,了解碾子、石磨的特點及有關西柏坡的知識。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師描述:西柏坡是一個坐落在河北太行山麓的小山村。解放戰(zhàn)爭中,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來到西柏坡。在這里,毛主席指揮了三大戰(zhàn)役,吹響了全國勝利的號角。同學們,了解了西柏坡,就了解了這段歷史。
2、請學生齊讀課題,認讀生字“柏”、“坡”,并說說怎樣記住它們。
二、初讀課文,認讀文中的生字
1、請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3、同桌互讀,相互糾正字音。
4、利用生字卡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可抽讀或開火車讀)。提示“磨”是多音字。
5、猜字游戲。
在黑板上出示本課生字,請一生上臺遮住眼睛。師任指一字,請同學們提示記憶方法,再請該生猜教師指的字。生問:“是不是X字?”若不是,其余學生繼續(xù)提示別的記該字的方法,若是,其余學生便拍手答:“對對對,請回位。”
6、學生自主選擇給生字擴詞語,重點指導“坡”、“起”、“行”,并讀一讀第二題中的詞語。
三、指導朗讀,體會文意
1、出示課件(西柏坡風景,石頭、碾子、磨),師范讀課文。
2、請學生自己讀課文,數(shù)數(shù)有幾句話。
3、指名讀這3句話,其余學生仔細聽,聽后評議。
4、請學生自己讀文體會,提出不懂的問題。
(1)(出示課件)讓學生了解石碾、磨。
(2)可適當介紹發(fā)生在這里的抗日故事(“消息樹”、“麻雀戰(zhàn)”、“地雷戰(zhàn)”等)。
學生交流的同時,借助(1)(2)兩項內容,讓學生在體會中了解西柏坡,熱愛西柏坡。
5、指導朗讀。請學生讀,分組讀,齊讀。
6、練習背誦。
四、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字,齊讀。
2、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叫、行、坡、得),仔細觀察,再說說該怎樣寫才能把它們寫得美美的。教師指導寫“得”。學生仿寫一個。
3、教師示范寫“多”字,強調上下部分要豎起來。
4、學生練習寫。注意提醒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姿勢與寫字習慣。
5、學生先自己評價,再利用展示平臺評價學生的作業(yè)(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