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蒙臺梭利 人物話題
優(yōu)育與幼教 由土鳳凰供稿
第一次聽說蒙臺梭利是在1994年的夏天,那是臺灣蒙臺梭利教師第一次來京講學。雖然,那次培訓(xùn)我并沒有參加,但參加培訓(xùn)的老師回來后卻在膝蓋上多了一塊青紫色的印記。聽說,這種教育方法是要跪著進行的,因而我們站慣了的膝蓋大概受不了這種委屈。由于是炎熱的夏天,衣褲單薄,所以那塊青紫色的印記總在我的眼前晃來晃去,蒙臺梭利就這樣第一次與青紫色的印記連在一起走進我的心里。
隨著我園蒙臺梭利教育實驗班的建立,一整套我從來沒有見識過的教具取代了青紫色的印記闖進我的眼睛。在當時的我看來,那樣一堆毫無生動色彩的小木塊、小瓶子會吸引孩子嗎?但當我走進蒙氏班,看到的卻是孩子們勤勉的、自動的活動著,那種專注的神情、自由的氛圍、井然的秩序,讓我比當初看到青紫色的印記更要驚奇。難道這毫不起眼的小木塊、小瓶子竟有這般神奇,讓孩子們不再喧囂、雜亂、調(diào)皮。
帶著揭密的心情我也參加了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培訓(xùn)學習,從此開始走進蒙臺梭利。在揭開她為教育犧牲、奉獻一生的心路歷程時,我看到了對教育有著相當執(zhí)著與熱情的蒙臺梭利;我認識了不畏艱苦、努力奮斗致力于特殊教育的蒙臺梭利;我從內(nèi)心開始崇敬籍由“兒童之家”的設(shè)立而創(chuàng)立了獨樹一幟、舉世聞名教育法的蒙臺梭利;在我心中擁有高度敏銳的觀察力、秉持理想的奉獻與能力,終其一生,以科學精神和方法致力于教育的成功,教育家蒙臺梭利的形象越來越清晰。她讓我知道了孩子天性愛工作;她讓我了解了孩子處在秩序的敏感期;她讓我懂得了教師應(yīng)是幼兒的協(xié)助者,兒童是有別于成人的獨特個體。
原來不是孩子頑皮,是我們沒有看到孩子的天性;原來不是孩子無序,是我們沒有給孩子創(chuàng)造有序的環(huán)境;我們一直讓孩子活在我們的意識中,卻還在埋怨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目的。
走進蒙臺梭利,就象有一盞明燈,指引我們?nèi)プ鲆幻麅和陌l(fā)現(xiàn)者;走進蒙臺梭利,就象有一個星座,照亮我們?nèi)P起風帆,發(fā)現(xiàn)一個新世界——兒童的成長和心靈的奧秘!
讓我們帶著一份信任、一份鼓勵,一同走進蒙臺梭利,走進孩子的心里。
隨著我園蒙臺梭利教育實驗班的建立,一整套我從來沒有見識過的教具取代了青紫色的印記闖進我的眼睛。在當時的我看來,那樣一堆毫無生動色彩的小木塊、小瓶子會吸引孩子嗎?但當我走進蒙氏班,看到的卻是孩子們勤勉的、自動的活動著,那種專注的神情、自由的氛圍、井然的秩序,讓我比當初看到青紫色的印記更要驚奇。難道這毫不起眼的小木塊、小瓶子竟有這般神奇,讓孩子們不再喧囂、雜亂、調(diào)皮。
帶著揭密的心情我也參加了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培訓(xùn)學習,從此開始走進蒙臺梭利。在揭開她為教育犧牲、奉獻一生的心路歷程時,我看到了對教育有著相當執(zhí)著與熱情的蒙臺梭利;我認識了不畏艱苦、努力奮斗致力于特殊教育的蒙臺梭利;我從內(nèi)心開始崇敬籍由“兒童之家”的設(shè)立而創(chuàng)立了獨樹一幟、舉世聞名教育法的蒙臺梭利;在我心中擁有高度敏銳的觀察力、秉持理想的奉獻與能力,終其一生,以科學精神和方法致力于教育的成功,教育家蒙臺梭利的形象越來越清晰。她讓我知道了孩子天性愛工作;她讓我了解了孩子處在秩序的敏感期;她讓我懂得了教師應(yīng)是幼兒的協(xié)助者,兒童是有別于成人的獨特個體。
原來不是孩子頑皮,是我們沒有看到孩子的天性;原來不是孩子無序,是我們沒有給孩子創(chuàng)造有序的環(huán)境;我們一直讓孩子活在我們的意識中,卻還在埋怨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目的。
走進蒙臺梭利,就象有一盞明燈,指引我們?nèi)プ鲆幻麅和陌l(fā)現(xiàn)者;走進蒙臺梭利,就象有一個星座,照亮我們?nèi)P起風帆,發(fā)現(xiàn)一個新世界——兒童的成長和心靈的奧秘!
讓我們帶著一份信任、一份鼓勵,一同走進蒙臺梭利,走進孩子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