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孩子智商高低,看他的“手”就知曉了,何必等長大 優(yōu)育與幼教
優(yōu)育與幼教 由優(yōu)爾供稿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主要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她在育兒領域中也有獨特的見解,是父母們爭相模仿的對象。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必等長大。
多數父母認為孩子聰不聰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就能看出來了。其實不然,一個孩子聰不聰明,其實在嬰兒時期就會有所體現,如果父母們能夠盡早發(fā)現,利用好孩子的聰明才智,孩子以后想不成才都難。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早期智力的發(fā)展水平體現于手指尖上。”
根據研究顯示:一個孩子的智商主要有兩個原因決定,一是父母的遺傳基因,二是后天的培養(yǎng)教育。想要知道孩子遺傳的智商高低,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手”得出答案。
因為“手”對大腦的影響最大
科學家們把手稱作“人體的第二大腦”!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手上的神經錯綜復雜,是小腿的十倍,手指受到刺激的時候,大腦神經元突觸數量會更快增增長。
要知道,所謂的神經突觸可是跟一個人的智商有關的,神經突觸的數量越多,這個人的大腦會更聰明。神經突觸的發(fā)育跟這個人所受到的外界刺激有關,而手部恰恰是神經最多的一個位置,也是受到刺激對大腦反饋最大的一個部位,所以,孩子的智商高低,看他的手知曉了。
孩子手指靈活智商高
有的孩子剛出生不到幾個月,就能夠將拳頭攥得很緊,并且你將什么東西遞到他身邊的時候,他會主動地伸手將這個東西抓住。
當孩子有這種表現的時候,說明他的手指非常靈活,感官也特別清晰。若是你家寶寶有這種表現,那么恭喜你,你的寶寶遺傳智商一定不低。
孩子動手能力強智商高
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先生,就是一個動手能力特別強的孩子,總喜歡自己研究身邊的小物件,把東西拆開再拼上,有時候還會自己發(fā)明出一些小玩意,同學們雖然都嘲笑他,但是他的母親一直認為這是智商高創(chuàng)造力強的表現。
果然愛迪生的母親想的并沒有錯,最后愛迪生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家。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種動手能力強的表現,千萬不要阻止,沒準你家孩子就是下一個的小發(fā)明家。
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父母可以用下面這套《3-6歲綜合能開發(fā)趣味貼紙書》,貼紙在撕下來的過程需要孩子對手指進行精細的控制,很考驗孩子的動手能力,堅持讓孩子玩,孩子會更聰明。
孩子到處亂畫,說明智力發(fā)育快
自從有了孩子之后,家里面的墻壁就從來沒干凈過,一扇墻壁簡直成了孩子天然的畫板,讓孩子涂得亂糟糟,全都是顏色。
其實,孩子這種亂涂亂畫的行為,說明寶寶對色彩有了初步的認識,并且他的手指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靈活度,大腦發(fā)育的也還不錯。
所以,家長在發(fā)現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不要急著阻止,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小白板,讓孩子在上面任意的圖畫,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盡情的展現自己,同時也有利于孩子的智力發(fā)育。
一個孩子在智商高低,其實看他的時候就知道了,當然這個智商所指的是遺傳智商,真正想要提升孩子的智商,還得靠后天的培養(yǎng)和訓練。因為不管天賦再好,后天不努力訓練遲早也會變成普通人。
《傷仲永》的故事就是個例子:
《傷仲永》是一篇由我國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所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名叫做“方仲永”的小神童,因后天父親不讓他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一看。
仲永的故事就是給所有父母提個醒,孩子再天才,如果后天不好好教育和培養(yǎng),永久會成為一個平常人。所以,就算我們知道了孩子的智商高,也不能松懈對孩子的鍛煉。
如果你家孩子有上面幾種表現,我建議你平時多帶孩子做些益智類的游戲,讓孩子的智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這樣孩子將來想不聰明的都難了。
- 為什么一定要讓孩子游泳?李玫瑾教授是這么說
- 李玫瑾:毀掉孩子的不是游戲和懶惰,是家長3種
- 小男子漢該怎么養(yǎng)成?避免對男孩子從小這樣管
- 李玫瑾: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
- 中國2億獨生子女的殘酷現狀:童年有多幸福,成
- 李玫瑾:養(yǎng)育兒子的家庭,父母在這3件事上越舍
- 男孩不像男孩樣子,父母要負很大責任!真正的男
- 養(yǎng)女有兩“忌”養(yǎng)兒有三“忌”,家長早點弄懂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媽媽們一定要學會以下
- “男孩像媽,女孩像爸”?孩子智商究竟隨誰?真相
- 李玫瑾:孩子沉迷手機不聽勸,父母別打別罵,用這
- 別讓勞動教育把我們的孩子培養(yǎng)成網紅戲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