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是什么意思_出處及原文翻譯 詩詞名句
詩詞名句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與韻律,可以讓我們與先賢對話、與歷史溝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譯文,想了解“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是什么意思、出處及原文翻譯,可閱讀本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是什么意思?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意思是:總是因為浮云遮住了太陽,望不見京都長安多么使人憂愁。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出處
該句出自《登金陵鳳凰臺》,全詩如下: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一說出生于西域碎葉)。 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李白所作詞賦,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后世譽(yù)為“詩仙”,與詩圣杜甫并稱“李杜”。
更多詩句的意思及出處:
1、“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意思及出處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及出處
3、“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的意思及出處
4、“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的意思及出處
5、“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的意思及出處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意思是:總是因為浮云遮住了太陽,望不見京都長安多么使人憂愁。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出處
該句出自《登金陵鳳凰臺》,全詩如下: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一說出生于西域碎葉)。 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李白所作詞賦,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后世譽(yù)為“詩仙”,與詩圣杜甫并稱“李杜”。
更多詩句的意思及出處:
1、“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意思及出處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及出處
3、“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的意思及出處
4、“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的意思及出處
5、“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的意思及出處
- “明月樓高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笔?/a>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笔鞘裁?/a>
- “當(dāng)年不肯嫁春風(fēng),無端卻被秋風(fēng)誤”是什么意
-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是什么意思_出
-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是什么
- “沉恨細(xì)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fēng)。”是什么意
-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是什么意
-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笔鞘裁?/a>
-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yuǎn)游無處不銷魂?!笔鞘裁?/a>
-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fù)挑燈夜補(bǔ)衣。”是什么
- “細(xì)雨夢回雞塞遠(yuǎn),小樓吹徹玉笙寒”是什么意
-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是什么意思_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