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問陶《禪悅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張問陶《禪悅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禪悅二首·其二》原文
《禪悅二首·其二》
張問陶
門庭清妙即禪關(guān),枉費黃金去買山。
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閑。
《禪悅二首·其二》譯文
在清幽的家中修持,同樣也可以進入禪關(guān),不必花費萬金去買山尋求幽靜。
只要心性澄明,智慧之光綻放如滿月,就算在家被俗世纏身,內(nèi)心也比出家人清閑。
《禪悅二首·其二》的注釋
禪關(guān):禪門,指修禪學(xué)道的處所。
在家:佛教專有名詞,與“出家”相對。
簡短詩意賞析
本首詩是說明習(xí)禪貴有清妙之心,如是,則隱于山林或居于寺廟都是多事。所以“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閑”只要心地充滿慈悲,照徹光明,那么,在家修行更是本質(zhì)意義上的“出家”。
作者簡介
張問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詩人、詩論家,著名書畫家。字仲冶,一字柳門。因善畫猿,亦自號“蜀山老猿”。嘉慶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蘇州寓所。其生平事跡見《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傳》卷七二《文苑傳三》、胡傳淮著《張問陶年譜》、《張船山書畫年譜》等文獻。張問陶著有《船山詩草》,存詩3500余首。其詩天才橫溢,價重雞林,與袁枚、趙翼合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被譽為“青蓮再世”、“少陵復(fù)出”、清代“蜀中詩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詩人。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蝶戀花·眼底風(fēng)光留不住》”的原文翻譯
2、“柳永《甘草子·秋暮》”的原文翻譯
3、“朱淑真《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的原文翻譯
4、“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的原文翻譯
5、“王昌齡《閨怨》”的原文翻譯

《禪悅二首·其二》
張問陶
門庭清妙即禪關(guān),枉費黃金去買山。
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閑。
《禪悅二首·其二》譯文
在清幽的家中修持,同樣也可以進入禪關(guān),不必花費萬金去買山尋求幽靜。
只要心性澄明,智慧之光綻放如滿月,就算在家被俗世纏身,內(nèi)心也比出家人清閑。
《禪悅二首·其二》的注釋
禪關(guān):禪門,指修禪學(xué)道的處所。
在家:佛教專有名詞,與“出家”相對。
簡短詩意賞析
本首詩是說明習(xí)禪貴有清妙之心,如是,則隱于山林或居于寺廟都是多事。所以“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閑”只要心地充滿慈悲,照徹光明,那么,在家修行更是本質(zhì)意義上的“出家”。
作者簡介
張問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詩人、詩論家,著名書畫家。字仲冶,一字柳門。因善畫猿,亦自號“蜀山老猿”。嘉慶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蘇州寓所。其生平事跡見《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傳》卷七二《文苑傳三》、胡傳淮著《張問陶年譜》、《張船山書畫年譜》等文獻。張問陶著有《船山詩草》,存詩3500余首。其詩天才橫溢,價重雞林,與袁枚、趙翼合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被譽為“青蓮再世”、“少陵復(fù)出”、清代“蜀中詩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詩人。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蝶戀花·眼底風(fēng)光留不住》”的原文翻譯
2、“柳永《甘草子·秋暮》”的原文翻譯
3、“朱淑真《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的原文翻譯
4、“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的原文翻譯
5、“王昌齡《閨怨》”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杜牧《不寢》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