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竹石》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鄭燮《竹石》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竹石》原文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石》譯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
經(jīng)歷無數(shù)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竹石》的注釋
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jié)實,像咬著青山不松口一樣。
立根:扎根,生根。
原:原來。
破巖:裂開的山巖,即巖石的縫隙。
磨:折磨,挫折,磨煉。
擊:打擊。
堅勁:堅強有力。
任:任憑,無論,不管。
爾:你。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贊頌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贊美立根于破巖中的勁竹的內(nèi)在精神。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再以“不放松”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征表露無遺。次句中的“破巖”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后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huán)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詩語言質(zhì)樸,寓意深刻。
作者簡介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中進士后曾歷官山東范縣、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臻饑民忤大吏,乞疾歸。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的原文翻譯
2、“韋應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嶺南江行》”的原文翻譯
4、“李白《將進酒》”的原文翻譯
5、“韓愈《晚春》”的原文翻譯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石》譯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
經(jīng)歷無數(shù)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竹石》的注釋
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jié)實,像咬著青山不松口一樣。
立根:扎根,生根。
原:原來。
破巖:裂開的山巖,即巖石的縫隙。
磨:折磨,挫折,磨煉。
擊:打擊。
堅勁:堅強有力。
任:任憑,無論,不管。
爾:你。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贊頌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贊美立根于破巖中的勁竹的內(nèi)在精神。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再以“不放松”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征表露無遺。次句中的“破巖”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后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huán)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詩語言質(zhì)樸,寓意深刻。
作者簡介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中進士后曾歷官山東范縣、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臻饑民忤大吏,乞疾歸。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的原文翻譯
2、“韋應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嶺南江行》”的原文翻譯
4、“李白《將進酒》”的原文翻譯
5、“韓愈《晚春》”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嶠《風》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