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芝《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為大家整理了周紫芝《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原文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周紫芝
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仡^雙鬢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
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譯文
記得六年前在武陵相聚,分別以來往事不堪回首。如今我們兩鬢都已花白。誰知又要匆匆作別,江頭別宴上的酒還要給老朋友傾倒。
寒日的傍晚,秋風蕭瑟的邊塞上,鐵騎奔馳,紅旗飄揚,士氣高昂,你是那里的長官。只擔心皇帝下令讓你回京,因為你不顧邊塞艱難日久,正有殺敵、賦詩的豪情。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的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
送光州曾使君:詞題。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時期是接近金國的邊防重鎮(zhèn)。使君,漢唐以來,稱州郡的長官為使君,此沿襲舊稱。
武陵:地名,今湖南常德市。
星星:指頭發(fā)花白。
使君:指詞題中的曾使君。
青冥:青色的天空。這里代指朝廷。
不應:不顧
槊(shuò):古代的一種兵器。
簡短詩意賞析
詞從友人的角度想象,說他熱愛雄壯的邊塞生活,并有寫詩贊美的豪興。作為一首送別詞,它的真正用意是勉勵友人在邊塞上施展文武才干,為國立功。此詞寫惜別之情,卻一反常態(tài),花費較多筆墨回憶六年闊別中兩人天各一方、辛苦勞頓的種種情狀,為抒寫別情作了蓄勢充足的鋪墊。這種寫法,具有較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顯示了作者的高超才情。
作者簡介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xiāng)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周紫芝
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仡^雙鬢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
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譯文
記得六年前在武陵相聚,分別以來往事不堪回首。如今我們兩鬢都已花白。誰知又要匆匆作別,江頭別宴上的酒還要給老朋友傾倒。
寒日的傍晚,秋風蕭瑟的邊塞上,鐵騎奔馳,紅旗飄揚,士氣高昂,你是那里的長官。只擔心皇帝下令讓你回京,因為你不顧邊塞艱難日久,正有殺敵、賦詩的豪情。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的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
送光州曾使君:詞題。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時期是接近金國的邊防重鎮(zhèn)。使君,漢唐以來,稱州郡的長官為使君,此沿襲舊稱。
武陵:地名,今湖南常德市。
星星:指頭發(fā)花白。
使君:指詞題中的曾使君。
青冥:青色的天空。這里代指朝廷。
不應:不顧
槊(shuò):古代的一種兵器。
簡短詩意賞析
詞從友人的角度想象,說他熱愛雄壯的邊塞生活,并有寫詩贊美的豪興。作為一首送別詞,它的真正用意是勉勵友人在邊塞上施展文武才干,為國立功。此詞寫惜別之情,卻一反常態(tài),花費較多筆墨回憶六年闊別中兩人天各一方、辛苦勞頓的種種情狀,為抒寫別情作了蓄勢充足的鋪墊。這種寫法,具有較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顯示了作者的高超才情。
作者簡介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xiāng)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蘇軾《菩薩蠻·西湖》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