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浦歌十七首》原文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秋浦錦駝鳥,人間天上稀。
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
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
猿聲催白發(fā),長短盡成絲。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
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
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
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
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鷴,結(jié)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語聲聞。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云。
《秋浦歌十七首》譯文
秋浦水像秋一樣的長,景色蕭條令我心愁。
客愁像秋浦水一樣不可量度,我向東行至大樓山以散心憂。站
在山頂西望長安,直見長江之水正滾滾東流。
我問江水:你還記得我李白嗎?
請你將我一掬淚水,遙寄給揚州的朋友去吧!
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鳴,連附近的小黃山也愁白了頭。
青溪雖非是隴水。但也發(fā)出像隴水一樣的悲咽之聲。
我想離開這里,但卻因故而去不得;本來打算暫游此地,但卻滯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何年何月才能回家鄉(xiāng)啊,想至此不覺在孤舟上潛然淚流。
秋浦產(chǎn)一種霹駝鳥,其羽毛之美,為人間天上所少有。
以美麗著稱的山雞,見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邊映照自己的華美的羽毛。
入了秋浦之境,一個早晨就愁白了我的雙鬢。
那凄切的猿聲,叫得將我滿頭的白發(fā)郡成了紛亂的素絲。
秋涌河畔的樹叢中多產(chǎn)白猿,其跳躍飛騰如一團白雪。
它們在樹枝上牽引著兒女,在玩水中厲月的游戲。
愁作秋浦之客,強看秋浦之花。
秋浦的山川就如剡縣一樣優(yōu)美,而其風光卻像長沙一帶的瀟湘之景。
我像晉朝的山簡一樣大醉騎馬而歸;我像春秋時的寧戚一樣倚牛角而歌。
空吟著《牛歌》而無人知遇,便只有像蘇秦那樣淚落黑羅裘了。
在秋浦的干重山嶺中,唯有水車嶺的風景最為奇特
。天空好像要隨著大石一道傾倒下來,山石上的松蘿兔絲在順水飄拂。
巨石江祖聳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掃青天的一幅天然畫屏。
上面古人的題詩千年猶在,其在綠字之上長滿了美麗的苔蘚。
秋浦河岸的兩旁,長著千千萬萬棵石楠樹和女貞林。
各個山頭上都落滿了白鬢,各個山澗里都有白猿在哀吟。
勸君千萬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聲會攪碎你這位他鄉(xiāng)游子的客心。
邏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飛鳥才能飛過。江祖石上有漁人筑起了捕魚的小堤壩。
急流使得客舟飛快地行駛,山花挨著人面,散著陣陣香氣。
水如一匹靜靜的白練,此地之水即與天平。
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覽明月,一邊看賞兩岸的鮮花,一邊在艙中飲酒呢?
透明的綠水中映著一輪素凈的明月,一行白鷺在日光下飛行。
種田郎荷鋤聽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著山歌踏月而歸。
爐火隔徹天地,柴煙中紅星亂閃。
煉銅工人在明月之夜,一邊唱歌一邊勞動,他們的歌聲響徹了寒峭的山谷。
白發(fā)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
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
秋浦的田舍老翁,為捕魚而睡在水上的船中。
他的妻子在竹林深處張結(jié)鳥網(wǎng),捕捉林中的白鷴。
桃波離這里只有一步地之遙,那里的人說話這里都聽得清清楚楚。
我在這里暗與山僧告別,遙向白云作揖而去。
《秋浦歌十七首》的注釋
秋浦:唐時屬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
山公:指山簡。
寧戚:春秋時衛(wèi)國人。
白石爛:寧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之句。
黑貂裘:《戰(zhàn)國策·秦策》載,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
水車嶺:《貴池志》載,貴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車嶺。
寄生:一種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樹、楊樹等枝杈上,靠吸取這些樹的養(yǎng)分而存活。
江祖一片石:《一統(tǒng)志》載,江祖山,在貴池西南二十五里處,一石突出水際,高數(shù)丈,名曰江祖石。
邏人:今稱邏人磯,乃江邊一巨石。人:一作“叉”。
魚梁:地名,在邏人磯附近。
舟:一作“行”
平天:湖名,舊址在貴池西南的齊山腳下。
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臉紅。這里是指爐火映紅人臉。
個:如此,這般。
秋霜:形容頭發(fā)白如秋霜。
白鷴(xián):大型鳥類,也叫“白雉“。
罝(jū):捕捉兔子的網(wǎng),泛指捕鳥獸的網(wǎng)。
波:一作“陂”。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內(nèi)容豐富,情感深厚,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從不同角度歌詠了秋浦的山川風物和民俗風情,同時在歌詠中又或隱或現(xiàn)地流露出憂國傷時和身世悲涼之嘆。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西江月·漁父詞》”的原文翻譯
2、“柳永《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的原文翻譯
3、“崔道融《溪居即事》”的原文翻譯
4、“楊慎《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的原文翻譯
5、“秦觀《江城子·清明天氣醉游郎》”的原文翻譯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秋浦錦駝鳥,人間天上稀。
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
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
猿聲催白發(fā),長短盡成絲。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
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
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
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
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鷴,結(jié)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語聲聞。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云。
《秋浦歌十七首》譯文
秋浦水像秋一樣的長,景色蕭條令我心愁。
客愁像秋浦水一樣不可量度,我向東行至大樓山以散心憂。站
在山頂西望長安,直見長江之水正滾滾東流。
我問江水:你還記得我李白嗎?
請你將我一掬淚水,遙寄給揚州的朋友去吧!
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鳴,連附近的小黃山也愁白了頭。
青溪雖非是隴水。但也發(fā)出像隴水一樣的悲咽之聲。
我想離開這里,但卻因故而去不得;本來打算暫游此地,但卻滯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何年何月才能回家鄉(xiāng)啊,想至此不覺在孤舟上潛然淚流。
秋浦產(chǎn)一種霹駝鳥,其羽毛之美,為人間天上所少有。
以美麗著稱的山雞,見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邊映照自己的華美的羽毛。
入了秋浦之境,一個早晨就愁白了我的雙鬢。
那凄切的猿聲,叫得將我滿頭的白發(fā)郡成了紛亂的素絲。
秋涌河畔的樹叢中多產(chǎn)白猿,其跳躍飛騰如一團白雪。
它們在樹枝上牽引著兒女,在玩水中厲月的游戲。
愁作秋浦之客,強看秋浦之花。
秋浦的山川就如剡縣一樣優(yōu)美,而其風光卻像長沙一帶的瀟湘之景。
我像晉朝的山簡一樣大醉騎馬而歸;我像春秋時的寧戚一樣倚牛角而歌。
空吟著《牛歌》而無人知遇,便只有像蘇秦那樣淚落黑羅裘了。
在秋浦的干重山嶺中,唯有水車嶺的風景最為奇特
。天空好像要隨著大石一道傾倒下來,山石上的松蘿兔絲在順水飄拂。
巨石江祖聳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掃青天的一幅天然畫屏。
上面古人的題詩千年猶在,其在綠字之上長滿了美麗的苔蘚。
秋浦河岸的兩旁,長著千千萬萬棵石楠樹和女貞林。
各個山頭上都落滿了白鬢,各個山澗里都有白猿在哀吟。
勸君千萬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聲會攪碎你這位他鄉(xiāng)游子的客心。
邏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飛鳥才能飛過。江祖石上有漁人筑起了捕魚的小堤壩。
急流使得客舟飛快地行駛,山花挨著人面,散著陣陣香氣。
水如一匹靜靜的白練,此地之水即與天平。
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覽明月,一邊看賞兩岸的鮮花,一邊在艙中飲酒呢?
透明的綠水中映著一輪素凈的明月,一行白鷺在日光下飛行。
種田郎荷鋤聽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著山歌踏月而歸。
爐火隔徹天地,柴煙中紅星亂閃。
煉銅工人在明月之夜,一邊唱歌一邊勞動,他們的歌聲響徹了寒峭的山谷。
白發(fā)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
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
秋浦的田舍老翁,為捕魚而睡在水上的船中。
他的妻子在竹林深處張結(jié)鳥網(wǎng),捕捉林中的白鷴。
桃波離這里只有一步地之遙,那里的人說話這里都聽得清清楚楚。
我在這里暗與山僧告別,遙向白云作揖而去。
《秋浦歌十七首》的注釋
秋浦:唐時屬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
山公:指山簡。
寧戚:春秋時衛(wèi)國人。
白石爛:寧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之句。
黑貂裘:《戰(zhàn)國策·秦策》載,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
水車嶺:《貴池志》載,貴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車嶺。
寄生:一種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樹、楊樹等枝杈上,靠吸取這些樹的養(yǎng)分而存活。
江祖一片石:《一統(tǒng)志》載,江祖山,在貴池西南二十五里處,一石突出水際,高數(shù)丈,名曰江祖石。
邏人:今稱邏人磯,乃江邊一巨石。人:一作“叉”。
魚梁:地名,在邏人磯附近。
舟:一作“行”
平天:湖名,舊址在貴池西南的齊山腳下。
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臉紅。這里是指爐火映紅人臉。
個:如此,這般。
秋霜:形容頭發(fā)白如秋霜。
白鷴(xián):大型鳥類,也叫“白雉“。
罝(jū):捕捉兔子的網(wǎng),泛指捕鳥獸的網(wǎng)。
波:一作“陂”。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內(nèi)容豐富,情感深厚,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從不同角度歌詠了秋浦的山川風物和民俗風情,同時在歌詠中又或隱或現(xiàn)地流露出憂國傷時和身世悲涼之嘆。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西江月·漁父詞》”的原文翻譯
2、“柳永《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的原文翻譯
3、“崔道融《溪居即事》”的原文翻譯
4、“楊慎《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的原文翻譯
5、“秦觀《江城子·清明天氣醉游郎》”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陳與義《襄邑道中》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