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分時節(jié)吃什么比較好? 節(jié)日飲食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秋分在每年公歷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jié)日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2021年秋分時節(jié)吃什么好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2021年秋分時節(jié)吃什么好,歡迎查閱!
秋分時節(jié)吃什么好
秋季氣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適。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這個季節(jié)帶有保健醫(y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梨和甘蔗了。
中醫(y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yǎng)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于冬春季節(jié)發(fā)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痛、大便燥結癥較為適宜?,F代醫(yī)學研究認為,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zhèn)靜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如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者,經常吃梨,可減輕癥狀。
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對于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說,作為醫(yī)療食品經常食用很有好處。但是,因為梨性寒冷,對那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后血虛的人,不可多食。
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作為清涼的補劑,對于低血糖、大便干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勞累過度或饑餓頭暈的人,只要吃上兩節(jié)甘蔗就會使精神重新振作起來。但是,由于甘蔗性寒,對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此外,適于秋冬季吃的水果還有蘋果、桔子、香蕉、山楂等。
秋分運動指南
秋分時節(jié),養(yǎng)生保健也應有講究,首要原則應順應秋季養(yǎng)生的節(jié)氣。秋令時節(jié),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yǎng)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由于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還必須注意四防:一防受涼感冒。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fā)熱后,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煉后還切忌穿汗?jié)竦囊路诶滹L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二防運動損傷。
由于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的環(huán)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明顯降低,關節(jié)生理活動度減小,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的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jié)的運動損傷。因此,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準備活動;三防運動過度。秋天是鍛煉的大好時機,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yǎng)階段,因此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為什么秋分要吃螃蟹
中秋節(jié)吃螃蟹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有“西風響蟹腳癢”,說的就是每年立秋之后,螃蟹黃滿膏肥,是最佳的品嘗時機。螃蟹的營養(yǎng)豐富,尤其是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
《紅樓夢》書中史湘云在“藕香榭”大擺螃蟹宴的場景十分有趣,從持蟹賞花,以“菊”和“蟹”為題賽詩行酒令,到抹一臉的螃蟹黃子,從“毫端蘊秀臨霜寫,口吃噙香對月吟”,到“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盡管著墨不多,但也能看出食蟹對于當時的大戶人家也是件樂事,中秋團圓熱鬧的氣氛由此而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事實上,食蟹的場景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jié)中多了層團圓的深遠含義。
秋季的河蟹個兒雖不大,但殼薄,肉質細膩而有香味,據說還分雌雄兩性來吃,聽有廚師說,農歷八月母蟹最肥,蟹黃足;農歷九月公蟹最香,蟹脂多。不過,吃河蟹的時間比較短,10月和11月是最好的,而農歷9月以吃雌蟹為佳。因此,秋季里的大閘蟹一直是美食家苦求的珍寶,今年戴“白金戒指”的陽澄湖大閘蟹也已成為順德某大酒店的隆重推薦美食。對于食客來講,可以美美吃上一頓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陽澄湖大閘蟹,也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