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立春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及養(yǎng)生食物 節(jié)日習俗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明清官方歷書中被歸入正月節(jié)氣;到達時間點在公歷每年2月3-5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前后),太陽到達黃經(jīng)315°時。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立春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及養(yǎng)生食物,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立春的傳統(tǒng)習俗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立春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喜歡外出游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2、送春
立春這天,民間藝人會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各戶,謂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墻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nóng)事。
3、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jù)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
4、籍田禮
古代在立春日舉行的籍田禮,籍田的內容包涵有對地母的祈求。在籍田儀式后聚飲,這是后世“團拜”和“賀年”的一種雛型的儀俗。
5、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tǒng)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制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涂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谷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6、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后來一直保存下來,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
7、吃春餅、春卷
立春這一天,潮汕民間還有吃春餅、春卷一俗。據(jù)《四時寶鑒》說:“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春餅是以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以豆芽、韭黃、粉絲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著食用。春餅的特點是薄而軟,形狀根據(jù)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
8、咬春
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講究要買個蘿卜來吃,叫做咬春。因為蘿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講究時令吃食,立春這天要吃春餅,吃春餅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盤的,這一日從一大清早,就有人挑著擔子在胡同里吆喝:蘿卜賽梨。那時候,再窮的人家,也要買個蘿卜給孩子咬咬春。
9、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zhí)規(guī)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浙江地區(qū)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抬著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為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抬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從鄉(xiāng)村抬進城后,人們夾道聚觀,爭擲五谷,謂之看迎春。
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jù)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示春雨少。其他地區(qū)則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qū)則在立春前后,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10、戴春雞
戴春雞是陜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用布制作一個約3厘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愿“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于牛角,或用麻豆撒在牛的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
立春節(jié)氣養(yǎng)生食物
1、蜂蜜
中醫(y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jīng),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
2、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yǎng)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fā)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
3、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y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yǎng)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4、甘蔗
歸肺、胃經(jīng),味甘而性涼的青皮甘蔗,是清肺熱的最佳食品之一。除了豐富的糖分和水分外,還含有大量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維生素等物質,在南方人們習慣用它來煲制各種糖水,清甜并帶有花香味的汁水讓秋天美好起來。
5、荸薺
且不管荸薺是水果還是蔬菜的爭論結果到底如何,我們只關心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健康。清肺熱和解毒就是它最大的功效,而清脆多汁的時令荸薺不論是入菜,還是做甜品都一樣受歡迎。
6、石榴
石榴身上有著濃濃的異域風情,性溫、味甘酸澀的它入肺、腎、大腸經(jīng),生津止渴,收斂固澀,是適合保養(yǎng)身體的好食材。況且石榴不同于其他水果的地方在于,它需要我們用心地去對待那一顆顆珊瑚紅的果實,讓這一刻充滿了童心。
立春吃春餅的傳說
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春餅來歷故事:相傳宋朝年間,一個書生名叫陳皓,有一位賢慧的妻子叫阿玉,兩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陳皓專心致志讀書,但常忘記了吃飯。這可急壞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了做春餅這個辦法,春餅既能當飯,又能當菜。陳皓邊讀書邊吃春餅,餐餐吃得香,讀書的勁頭更足了。
不久,陳皓赴京趕考,阿玉又制作春餅并用油炸,給丈夫當干糧。結果,陳皓得中狀元,高興得把妻子做的春餅干糧,送給考官品嘗??脊僖怀?,贊不絕口,頓時寫詩作文,稱之為“春卷”。從此,春卷名聲大振,傳到民間各家各戶,形成家家戶戶都吃春卷的風俗。后來,春卷競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進貢的上等禮品,被雅稱為“玉餅”;皇帝賜食群臣,稱“玉餅瓊肴”,寓意迎春、咬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