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九》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九》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原文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
李賀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fēng)。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譯文
養(yǎng)龍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復(fù)返,如今已經(jīng)沒有人培養(yǎng)重用英賢。
寒夜里的霜雪把馬棚壓得坍塌,西風(fēng)中駿馬的脊骨已經(jīng)被折斷。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的注釋
去:一作“死”。
飂叔(liù shū):相傳是飂國國君飂叔安的后代,名董父,善于養(yǎng)龍。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豢:飼養(yǎng)。
龍:指駿馬。
棧:馬棚。
作者簡介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長吉體”詩歌的開創(chuàng)者,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xué)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yù)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解語花·風(fēng)銷焰蠟》”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觀燈樂行》”的原文翻譯
3、“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的原文翻譯
4、“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
李賀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fēng)。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譯文
養(yǎng)龍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復(fù)返,如今已經(jīng)沒有人培養(yǎng)重用英賢。
寒夜里的霜雪把馬棚壓得坍塌,西風(fēng)中駿馬的脊骨已經(jīng)被折斷。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的注釋
去:一作“死”。
飂叔(liù shū):相傳是飂國國君飂叔安的后代,名董父,善于養(yǎng)龍。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豢:飼養(yǎng)。
龍:指駿馬。
棧:馬棚。
作者簡介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長吉體”詩歌的開創(chuàng)者,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xué)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yù)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解語花·風(fēng)銷焰蠟》”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觀燈樂行》”的原文翻譯
3、“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的原文翻譯
4、“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三》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