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辛棄疾《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原文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譯文
田間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新枝上剛剛綻放出嫩芽,東面鄰居家養(yǎng)的蠶種已經(jīng)孵出了小蠶。平坦的山崗上長滿了細草,小黃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時節(jié)的樹林,樹枝間棲息著一只只烏鴉。
青山遠遠近近,小路縱橫交錯,飄揚著青布酒旗那邊有一戶賣酒的人家。城里的桃花李花最是害怕風雨的摧殘,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邊盛開的薺菜花。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的注釋
鷓鴣天:小令詞調(diào), 雙片55字, 上片四句三平韻, 下片五句三平韻。唐人鄭嵎詩“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調(diào)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
些:句末語助詞。
平岡:平坦的小山坡。
暮鴉:見王安石《題舫子》詩:“愛此江邊好,留連至日斜。眠分黃犢草,坐占白鷗沙。”這里隱括其句。
青旗:賣酒的招牌。
薺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莖葉嫩時可以吃。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歌詠江南農(nóng)村美好景色的詞,上闋寫近景,下闋寫遠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厭棄城市繁華,熱愛鄉(xiāng)野生活的情趣。作者在熟悉農(nóng)村生活的基礎上,為人們描繪出一幅清新、美麗的山鄉(xiāng)風景畫,反映了他陶醉于農(nóng)村優(yōu)美景色的心情。這首詞畫面優(yōu)美,情致盎然,意蘊深厚。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朝中措·梅》”的原文翻譯
2、“龔自珍《浪淘沙·寫夢》”的原文翻譯
3、“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的原文翻譯
4、“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的原文翻譯
5、“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的原文翻譯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譯文
田間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新枝上剛剛綻放出嫩芽,東面鄰居家養(yǎng)的蠶種已經(jīng)孵出了小蠶。平坦的山崗上長滿了細草,小黃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時節(jié)的樹林,樹枝間棲息著一只只烏鴉。
青山遠遠近近,小路縱橫交錯,飄揚著青布酒旗那邊有一戶賣酒的人家。城里的桃花李花最是害怕風雨的摧殘,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邊盛開的薺菜花。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的注釋
鷓鴣天:小令詞調(diào), 雙片55字, 上片四句三平韻, 下片五句三平韻。唐人鄭嵎詩“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調(diào)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
些:句末語助詞。
平岡:平坦的小山坡。
暮鴉:見王安石《題舫子》詩:“愛此江邊好,留連至日斜。眠分黃犢草,坐占白鷗沙。”這里隱括其句。
青旗:賣酒的招牌。
薺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莖葉嫩時可以吃。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歌詠江南農(nóng)村美好景色的詞,上闋寫近景,下闋寫遠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厭棄城市繁華,熱愛鄉(xiāng)野生活的情趣。作者在熟悉農(nóng)村生活的基礎上,為人們描繪出一幅清新、美麗的山鄉(xiāng)風景畫,反映了他陶醉于農(nóng)村優(yōu)美景色的心情。這首詞畫面優(yōu)美,情致盎然,意蘊深厚。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朝中措·梅》”的原文翻譯
2、“龔自珍《浪淘沙·寫夢》”的原文翻譯
3、“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的原文翻譯
4、“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的原文翻譯
5、“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陸游《讀書》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