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臨江仙引·渡口》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柳永《臨江仙引·渡口》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
《臨江仙引·渡口》原文
《臨江仙引·渡口》
柳永
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西郊又送秋光。對(duì)暮山橫翠,衫殘葉飄黃。憑高念遠(yuǎn),素景楚天,無處不凄涼。
香閨別來無信息,云愁雨恨難忘。指帝城歸路,但煙水茫茫。凝情望斷淚眼,盡日獨(dú)立斜陽。
《臨江仙引·渡口》譯文
傍晚離開渡口,乘瘦馬登上山崗平坦路。西郊又送來了秋日的鳳光景色。暮色中,山上呈現(xiàn)的翠綠色,襯托著紛紛飄落的黃葉。登高思遠(yuǎn),南國的秋景,無處不凄涼。
自從和她離別以來彼此便杳無音信,難忘那云愁雨恨的離別之情。指著回歸京城的道路,但見霧靄籠罩著廣闊無際的茫茫水面。淚眼情意專注,向遠(yuǎn)處望去,直到看不見,終日就這樣獨(dú)自佇立,直到夕陽西沉。
《臨江仙引·渡口》的注釋
臨江仙引:詞牌名,正體雙調(diào)七十四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六句,三平韻。
向晚:近晚,傍晚。
陟(zhì):登上。平岡:平緩的山脊。
暮山:暮色中的山。橫翠:翠色橫亙。
襯:以暮山為背景襯托。飄黃:黃葉飄零。
素景:秋景。楚天:長江中南部天空,此指南方天色。
云愁雨恨:因男女戀情而引起的煩惱。
帝城:京城。
凝情:全神貫注。望斷淚眼:即淚眼望斷。望斷,望盡。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在人物活動(dòng)中寫景:渡口斜陌,瘦馬行人,登平岡而望秋景,從暮山橫翠、殘葉飄黃中生發(fā)出憑高念遠(yuǎn)的凄涼之感。下片懷念香閨佳人,因久無信息而煩惱愈深,舊情難忘。意欲返回帝城,卻又煙水茫茫,歸期無望,只好獨(dú)立斜陽,望斷淚眼。
作者簡介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真宗朝進(jìn)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fēng)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dú)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dāng)時(shí)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duì)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臨江仙引·渡口》
柳永
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西郊又送秋光。對(duì)暮山橫翠,衫殘葉飄黃。憑高念遠(yuǎn),素景楚天,無處不凄涼。
香閨別來無信息,云愁雨恨難忘。指帝城歸路,但煙水茫茫。凝情望斷淚眼,盡日獨(dú)立斜陽。
《臨江仙引·渡口》譯文
傍晚離開渡口,乘瘦馬登上山崗平坦路。西郊又送來了秋日的鳳光景色。暮色中,山上呈現(xiàn)的翠綠色,襯托著紛紛飄落的黃葉。登高思遠(yuǎn),南國的秋景,無處不凄涼。
自從和她離別以來彼此便杳無音信,難忘那云愁雨恨的離別之情。指著回歸京城的道路,但見霧靄籠罩著廣闊無際的茫茫水面。淚眼情意專注,向遠(yuǎn)處望去,直到看不見,終日就這樣獨(dú)自佇立,直到夕陽西沉。
《臨江仙引·渡口》的注釋
臨江仙引:詞牌名,正體雙調(diào)七十四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六句,三平韻。
向晚:近晚,傍晚。
陟(zhì):登上。平岡:平緩的山脊。
暮山:暮色中的山。橫翠:翠色橫亙。
襯:以暮山為背景襯托。飄黃:黃葉飄零。
素景:秋景。楚天:長江中南部天空,此指南方天色。
云愁雨恨:因男女戀情而引起的煩惱。
帝城:京城。
凝情:全神貫注。望斷淚眼:即淚眼望斷。望斷,望盡。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在人物活動(dòng)中寫景:渡口斜陌,瘦馬行人,登平岡而望秋景,從暮山橫翠、殘葉飄黃中生發(fā)出憑高念遠(yuǎn)的凄涼之感。下片懷念香閨佳人,因久無信息而煩惱愈深,舊情難忘。意欲返回帝城,卻又煙水茫茫,歸期無望,只好獨(dú)立斜陽,望斷淚眼。
作者簡介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真宗朝進(jìn)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fēng)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dú)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dāng)時(shí)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duì)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秦觀《蝶戀花·曉日窺軒雙燕語》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